一、《孙子兵法》简介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之一 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理论著作 是中国古籍在世界影响最大、最为广泛的著作之一 该书被翻译成29种语言文字 不少国家的军校把它列为教材。 * 一、《孙子兵法》简介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等,大约成书于2500年前的春秋末年。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之一。 作者孙武是春秋末期齐国人,出身武门。各大小诸侯国之间明争暗斗,战火连连不断。 由于齐国的动乱,孙武从齐国到吴国。他到吴国以后,由于伍子胥的推荐,孙武就带著这13篇的《孙子兵法》晋见吴王。 《孙子兵法》是一个非常全面完整的体系,这个书篇幅不大,只有五千九百多个字,共十三篇。它自己本身有个逻辑体系。 始计第一;作战第二;谋攻第三;军形第四;兵势第五;虚实第六;军争第七;九变第八;行军第九;地形第十;九地第十一;火攻第十二;用间第十三。 二、《孙子兵法》的体系 按现代军事学的体系来分析的话, 《孙子兵法》包含四个层次: 1、战争观念 “慎战” 2、战略思想 “不战而屈人之兵” “先发制人” “速战速决” 3、战术思想 “致人而不致于人” “知彼知己” “避实而击虚” 核心 4、治军理论 “令之以文,齐之以物” 三、《孙子兵法》的哲学观 1、义与利 “兵以诈立,以利动” “非利不动”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功城。” 2、力与谋 “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 3、常与变 “常”: “穷寇勿迫” “围师必阙” “变”: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4、物与我 “胜可知而不可为” “胜可为也”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