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知识知多少.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什么是秋分?】
秋分(autumnal equinox),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或23日。
秋分有两种意思:
秋之半也,秋分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
二者秋分者阴阳相半、昼夜均而寒暑平,这一天昼夜时间相等,早晚温差相近。
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秋分之后,北极附近极夜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范围渐大。
【秋分如何养生?】
秋分养生主题是平衡阴阳。怎么平衡呢?为了能让大家顺利的过度秋分这个重要的节气,中医会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饮食——清淡而收敛:秋分这天,大家应当口清味淡,少食肥甘厚味,多吃青菜五谷;选用味酸而应季的水果作为这一天的甜点(如山楂、梨、葡萄)等,此类水果可以收藏阳气还能滋阴润肺。
起居调养、精神调摄:秋分之前后三天应当早睡早起,不要过多的耗费精力,从而养足人体的阴阳二气;自古就有秋风秋雨愁煞人、七尺男儿多悲秋的说法,因此这几天可以经常登高远望、或长啸山谷,以避免重了秋天的肃杀之气而产生抑郁。
【秋分的气候变化】
按气候学上的标准,“秋分”时节,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日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2℃以下,为物候上的秋天了。此时,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团,已经具有一定的势力。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雨季已经结束,凉风习习、碧空万里、风和日丽、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等词语,都是对此时景象的描述。 “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霜降”为秋季终止,“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从秋分这一天起,气候主要呈现三大特点:
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昼短夜长的现象将越来越明显,白天逐渐变短,黑夜变长(直至冬至日达到黑夜最长,白天最短);
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幅度将高于10℃以上;
气温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渐步入深秋季节。
【秋分与农耕】
秋分时节“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分之后日降水量不会很大。此时,南、北方的田间耕作各有不同。
华北地区有农谚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谚语中明确规定了该地区播种冬小麦的时间;
江南地区有农谚:“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反映出江南地区播种水稻的时间。
【秋分特殊景象——科学观察】
1、影子去哪了?秋分时,若你刚好在赤道线附近,是找不到自己影子的。
因为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不偏不倚地照在赤道上,在赤道线附近,会发现任何物体都找不到自己的影子。(赤道经过的国家,我们常听说的比如新加坡、马尔代夫、印度尼西亚、巴西、哥伦比亚)
2、南北极过着共同的白昼
秋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南北极同时都可以看见太阳,分享着同一个白昼。
3、物体高度和影子一样长
在北纬45度线上,用不着爬高,便可丈量出建筑物的高度;因为这一天物体高度和影子一样长,所以知道了影子的长度,也就知道了建筑物的高度。(黑龙江和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的大部分城市都在北纬45度北,如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海拉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