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国际金融学第一章详解.ppt

发布:2017-08-19约1.54万字共8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内容简介 本章主要分四部分来讲授:第一节讲授国际收支的概念及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方法和主要内容;第二节对国际收支失衡的衡量口径、原因及对经济的影响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讲解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办法;第四节简单介绍和分析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及近年来的国际收支状况 教学重点 国际收支的概念;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内容及其分析;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其影响;国际收支失衡的市场调节机制;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国际调节 教学难点 国际收支概念的理解;居民与非居民的界定;国际收支失衡调节的货币-价格机制、利率机制和收入机制;国际收支的各种调节政策的有效搭配 1.1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1.1.1国际收支的含义 1.1.1.1 含义 1.1.1.2 分析 1.1.2 国际收支平衡表 1.1.2.1 平衡表的含义 1.1.2.2 平衡表的主要内容 1.1.2.3 记账原理 1.1.2.4 记账举例 1.1.1 国际收支的含义 (一)含义:一般而言,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s )是指一国或地区居民与非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之和。 比较:狭义和广义的国际收支 狭义:建立在现金基础(cash Basic)上的,仅包含已实现外汇收支的交易 广义:以交易为基础,一国或地区居民与非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之和 国际收支的涵义涉及的几组基本概念: 支付基础与交易基础 国际收支记录的是以货币记录的经济交易。与字面意思不同,国际收支的记录不是以收付为基础,而是以交易为基础。有些经济交易不涉及到外汇的收付也应该记录。 居民与非居民 居民:在一国的经济领土内具有一定的经济利益中心的机构单位,包括家庭和组成家庭的个人及法定的实体和社会团体,如公司和准公司、非赢利机构和该经济体中的政府两大类。 居民与非居民的划分是以居住地为标准 国际收支的涵义涉及的几组基本概念: 居民与非居民 我国自1996年1月1日起实施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第三条规定:“中国居民,是指: (1)在中国境内居留一年以上的自然人,外国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在境内的留学生、就医人员、外国驻华使馆领馆外籍工作人员及其家属除外 (2)中国短期出国人员(在境外居留时间不满一年)、在境外留学人员、就医人员及中国驻外使馆工作人员及家属 国际收支的涵义涉及的几组基本概念: 居民与非居民 我国自1996年1月1日起实施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第三条规定:“中国居民,是指: (3)在中国境内依法成立的企业事业法人(含外商投资企业及外资金融机构)及境外法人的驻华机构(不含国际组织驻华机构、外国驻华使馆领馆) (4)中国国家机关(含中国驻外使馆领馆)、团体、部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其所编的《国际收支手册》中将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定义为: “国际收支是一定时期的统计报表,着重反映: (1)一国与其它国家之间商品、劳务和收入的交易; (2)该国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以及对其他国家债权、债务的所有变化和其它变化; (3)无偿转移支付,以及根据会计处理的需要,平衡前两项没有相互抵消的交易和变化的对应记录”。 (二) 分析 1、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它与一定的报告期相对应。各国一般以一年为报告期。 2、国际收支不再以支付为基础,而是以经济交易为基础。 3、发生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 居民指在一个国家的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的经济单位和自然人。包括:官方居民、个人居民、企事业居民;国际机构为所有国家的非居民。 4、国际收支是一个事后概念。 1.1.2 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平衡表的含义: 按照复式簿记原理,以某一特定货币为计量单位,运用简明的表格形式总括地反映一经济体(一般指一国家或地区)在特定时期内与世界其他经济体间发生的全部经济交易。也就是,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将一定时期内一国的国际经济交易按照适于经济分析的需要编制出来的统计报表。 (二)记账原则: 记账原理:“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复式簿记原理,即每笔国际经济交易都是由两笔价值相等、方向相反的帐目表示) 记录时间:以所有权变更日期为准,或以债权债务的发生日期为准(权责发生制) 计价问题:以成交时的实际市场价格作为交易计价的基础 (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 两大项目: 经常项目(Current Account)和资本与金融项目(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 第四版 第五版 一、经常账户 一、经常账户 1、对外贸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