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梁首件总结.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首件空心板预制施工总结目录
目 录
TOC \o 1-2 \h \z \u 一、工程简介 1
二、施工工艺 1
1、钢筋 1
2、模板 1
3、砼浇筑 1
4、拆除模板 2
5、外观质量 2
三、施工优点 7
1、结构尺寸准确 7
2、外观质量良好 7
3、芯模控制到位 7
4、养护充分 7
四、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8
五、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9
1、芯模造成的缺陷 9
2、裂缝 9
PAGE 9
一、工程简介
我合同段首件空心板预制梁选定XX互通主线桥第三跨第二片梁,其编号为Z3-2(编号规则:梁片编号沿路线里程增长方向按左、右幅分别从右侧向左侧第一片梁编起),预制空心板数据如下:
梁片编号
斜交
砼强度
梁高(m)
跨径(m)
预制长度(m)
梁底宽度(m)
中板
边板
Z3-2
22°
C50
0.90
20
19.94
1.24
二、施工工艺
1、钢筋
钢筋采用车间加工制作成半成品,台座上绑扎成型。本空心板梁采用钢筋直径分别为φ8、Φ10、Φ12,由于单根钢筋截面积较小,钢筋连接采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不小于35d,设置于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接头按不大于25%数量错开。钢筋保护层垫块采用3cm梅花形高强度砂浆垫块,绑扎牢固。
根据设计精确固定波纹管(Φ62mm)和锚垫板位置,每40~60cm设置一道波纹管U型定位钢筋。波纹管的连接采用管长200mm的波纹管Φ65mm作接头管,并在波纹管连接处用密封胶带封口,确保不漏浆。圆形波纹管在浇筑砼前穿入比波纹管直径小1cm的塑料管,防止混凝土振捣时波纹管挤压变形、漏浆,确保预应力的施工质量。塑料管在混凝土初凝后及时抽出。
2、模板
底模采用通长钢板,钢板厚度为6mm;侧模采用整体钢模,拼装时上口采用Φ16整体式拉杆螺栓通过模板上口顶面的槽孔(模板骨架槽钢和焊接的Φ25钢筋之间),下口用Φ16拉杆螺栓穿过预埋于台座混凝土内的拉杆孔将对面模板拉紧,;端模板也采用整体式钢模,模板上按设计规定的钢绞线位置开孔;芯模采用整体抽动式钢芯模,采用四合式活动模板,中间断开分两节,考虑拆模,每节沿纵向分成上下两部分。
3、砼浇筑
预制空心板采用商品混凝土,商砼从拌合站运至预制场约1小时行程;混凝土于8月7日上午10:50由罐车运到预制现场,11:10开始浇注,下午13:10浇注完成。由于龙门吊还未安装,故采用一台25t的吊车进行浇注。梁体砼浇注采用斜向分段、水平分层、一次浇注完成不设施工缝。混凝土浇筑时两侧同时采用小直径插入式震捣器振捣,混凝土入模对称进行,并分散均匀。浇注底板用时40分钟,浇筑腹板用时30分钟,浇筑顶板用时30分钟,收浆抹面用时20分钟。由于天气较热,抹面完成后,立即进行板顶拉毛,随后覆盖土工布进行洒水养生。
振捣器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快插是为了防止先将表面混凝土振实而与下面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能填满振动棒抽出时所造成的空洞。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以使上振下捣密实均匀。每层混凝土的浇注厚度不超过振动棒长的1.25倍;在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一层混凝土中5cm左右 ,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同时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振捣上层混凝土。
每一振捣点的振捣时间为20s~30s,以混凝土表面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浆为准。时间过短不易振捣密实,过长可能引起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尤其是水灰比较大的混凝土。
4、拆除模板
8月7日晚上21:30,混凝土浇筑完成后8h进行抽拔芯模;首先松动两端的支撑杆,用卷扬机配合滑轮拉动合叶支撑杆,收拢内模,然后再用卷扬机将其拉出。
8月8日上午8:40拆除侧模,侧模用人工配合吊车进行拆除,拆完后,立即覆盖土工布进行洒水养护,并始终保持构件顶部潮湿。凡是湿接缝部位,拆模后立即用专用凿毛机进行凿毛。同时,安排三组混凝土试块与板梁同体养生。
5、外观质量
拆除芯模后,板梁空心内壁砼表面平整、光滑、颜色一致、无明显模板接缝、无漏浆、无蜂窝、麻面等缺陷,外观线条顺畅。
拆除侧模后,砼表面颜色一致,无蜂窝麻面,模板连接处无明显错台,倒角处局部气泡偏多。
6、张拉与压浆
6.1、准备工作
6.1.1、钢绞线
⑴ 钢绞线采用江西新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的高强度低松弛7丝捻制的预应力钢绞线(ASTM A416-98),公称直径为ΦS15.24mm,公称面积139mm2,标准强度为1860Mpa,弹性模量EP=1.95×105 Mpa,1000h后应力松弛率不大于2.5%。钢绞线的检验结果符合GB/T5224-2003《预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