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区间洞门(井接头)施工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
1.1编制依据 1
1.2工程概况 1
第二章 施工方法 1
第三章 施工进度计划 2
第四章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2
4.1 施工工艺流程 2
4.2 操作要点 3
第五章 劳动力组织 10
第六章 主要机具设备 11
第七章 质量控制措施 12
7.1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12
7.2保证措施 12
第八章 安全保证措施 12
8.1主要安全风险分析 12
8.2保证措施 12
第九章 环保措施 13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1编制依据
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2、《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
3、《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
4、《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46-2008);
5、苏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Ⅳ-TS-02标段盾构隧道接口及端头井加固设计图;
6、苏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Ⅳ-TS-02标段盾构隧道防水设计图。
1.2工程概况
苏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Ⅳ-TS-02标段为两站(安元西路站、春申湖路站)、三区间(苏蠡路站~安元西路站、安元西路站~春申湖路站、春申湖路站~阳澄湖路站)。
图1洞门进、出洞连接构造图
第二章 施工方法
地铁盾构隧道井接头施工主要分两个步骤:
第一步:首先采用混凝土切割技术,拆除盾构隧道管片;
第二步:采用支架现浇法浇筑洞门混凝土。
管片拆除:根据管片位置,若能直接拆除,则可利用吊车或手动葫芦将管片分块拆除;若管片无法直接拆除,则需利用混凝土切割锯,将管片在不拆除连接螺栓的情况下,整环进行切割,然后将切除下来的整环管片利用吊车整体吊出车站。
洞门混凝土圈梁浇筑:对切割后的管片外露端面、管片外弧面及车站主体结构预留洞门内弧面进行清理,然后在三个面上分别粘贴两道缓膨型遇水膨胀止水条,粘贴完止水条之后即按照设计预设环形注浆管,注浆管沿洞门圈内弧面布置,以备洞门浇筑完毕后注浆止水;完成防水施工之后人工绑扎洞门圈梁钢筋;钢筋绑扎完毕后,采用手拉葫芦配合人工进行模板、拱架及支架安装,模板由洞门内圈环形模板和洞门端头封头模板组成;模板安装和固定好之后,即进行洞门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需等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上方可进行,以防模板拆除过早造成洞门圈梁顶部开裂;拆模后洞门圈梁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洞门圈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后观察洞门是否有漏水现象,若有漏水即从预埋注浆管进行注浆堵水,直到不再漏水为止。
第三章 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开始时间为2014年8月5 日,完成时间为每条盾构贯通后开始施工,每个洞门施工预计施工时间为12天。
第四章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4.1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2。
图2 洞门施工工艺流程图
4.2 操作要点
4.2.1 施工准备
1、制定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2、施工测量,放线定位,准确定出盾构洞门分界里程及洞门方向。
3、场地规划及供水、供电的线路敷设。
4、施工人员、材料设备及机具准备到位。
4.2.2 洞门注浆与洞口段管片紧固
拆除管片前,对洞口段0~6环管片进行壁后注浆处理,直到管片背后填充密实且不漏水为止;同时对洞口段0~20环管片螺栓进行二次紧固,防止注浆时出现漏浆及管片开裂等问题。
洞门注浆通过管片吊装孔向管片背后土体注入双液浆,双液浆为1:1水泥浆与水玻璃混合双液浆,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玻璃采用35~45波美度,注浆压力控制在0.5MPa。
4.2.3 拆除管片
洞门注浆完成,待浆液完全凝固后即开始拆除管片。根据管片位置,若能直接拆除,则可利用吊车或手动葫芦将管片分块拆除;若管片无法直接拆除,则利用混凝土切割锯,将管片在不拆除连接螺栓的情况下,整环进行切割,然后将切除下来的整环管片利用吊车整体吊出车站。
4.2.4 清理基面
管片拆除后如果局部有渗漏,则采取注浆的方法进行堵水;若无渗漏水则及时清理暴露岩面的浮渣。对于侵入限界的凝固砂浆,采用人工用钢钎凿除,凿除后将基面清理干净。对个别凹凸不平处继续采用人工用钢钎凿平。如果基面仍有明水,采取注浆堵漏措施止水,以确保基面干爽、清洁,无松动和渗漏水现象。
4.2.5防水施工
洞门防水工程主要包括粘贴缓膨型雨水膨胀止水条和预埋注浆管两项内容。
图3 盾构法隧道与盾构井接口防水示意图
图4 接口防水做法详图
图5 止水胶和注浆管的设置方法详图
1、止水条安装
在贴橡胶止水条处先将基面及管片背面的杂物清洗干净,待表面干燥后,再均匀涂刷氯丁-酚醛粘结剂,粘结剂涂刷后,晾置一段时间(一般10~15min,随气温、湿度而异)待手指接触不粘时,再将橡胶条粘结压实,并沿橡胶条长度方向以500mm间距用高强水泥钉固定。
缓膨型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延伸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