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研究的范式和范式转换.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2010 年第10期 No.10 2010
,
(总第369 期) EDUCATIONAL RESEARCH General No.369
中国教育研究的范式和范式转换
——兼论教育研究的文化学范式
张应强
[摘 要]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教育研究,先后出现了三种研究范式和两次范式
转换。首先是政治教育范式向绩效主义范式的转换,其次是绩效主义范式向文化学范式
的转换。文化学范式是以人为中心,从文化出发来研究人、从人出发来研究文化所形成的
研究范式。文化学范式正在成为中国教育研究的主导或主流范式,它带来了教育学学科
和教育理论的革命性变化,对教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教育研究;研究范式;文化学范式
[作者简介] 张应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武汉
430074 )
自托马斯·库恩提出范式概念和范式理论以 释科学革命的发生。因此,他把科学发展分为两
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对之有广泛借用。众多学 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常规科学阶段和科学革
者运用范式概念和范式理论来描述和规范自身 命阶段。在常规科学阶段,科学家共同体成员遵
学科的研究状态,教育学领域也不例外。我国不 循着共同的范式开展科学研究,科学在范式的约
少教育学学者曾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研究 束下稳态发展;而在科学革命阶段,常规科学时
范式做过概括和描述,但由于对教育研究范式有 期的范式遭遇到科学中“例外”的挑战,“不可通
着不同把握和理解,这种概括和描述存在重大差 约”的原有范式为新范式所取代,旧范式的一致
异。笔者认为,虽然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可以对库 性消失了,科学发生了“范式转换”而进入到新范
恩的范式概念和范式理论进行适应性改造,但必 式约束的阶段。从总体上看,科学发展是新范式
须避免脱离其核心要件和旨趣而泛化范式概念 取代旧范式的过程,是不断的“范式转换”过程。
和范式理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准确概括和描 对于“范式”这一概念,库恩给过一个关于其
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研究范式和范式转换, 内涵的描述性定义,“范式是一个特定社团的成
[1]
才能帮助人们正确认识新中国的教育研究和教 员共同接受的信仰、公认的价值和技术的总和”。
育学学科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向。 但从库恩提出范式这一概念的目的来看,仅仅从
内涵上来理解范式是不够的。在库恩的范式理
一、范式与教育研究范式 论中,范式还具有如下特性:(1)范式在常规科学时
期具有公认性,为这一时期科学共同体所共同遵
“范式”(Paradigm)概念源于托马斯·库恩的 循,常规科学的研究活动是由范式指导的;(2)范式
《科学革命的结构》一文。库恩认为,科学不是连 之间存在着不可通约性,新范式与旧范式不可通
续性的、积累的进化过程,而是通过“科学革命” 约、不可共存;(3)范式在常规科学时期具有“范
方式实现的。他提出范式这一概念,目的是要解 型”和“典范”意义,对科学研究,特别是新一代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