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文化基础·chp07_常见的网络协议.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多媒体文化基础
第7章 常见的网络协议
林福宗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linfz@
2010年6月
第7章 常见的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是计算机之间相互通信的规
则,因特网的通信协议是TCP/IP协议
7.1 因特网的参考模型
7.2 网络上的地址
7.3 应用层上的协议
7.4 传输层上的协议
7.5 网络层上的协议
7.6 计算机网络连接设置
2010年6月13日 多媒体文化基础 2 of 41
7.1 因特网的参考模型(1)
两个参考模型在网络开发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ISO/OSI参考模型
TCP/IP参考模型
参考模型不是标准,是制定标准时用的概念性框架
为减少网络设计的复杂性,把数据交换过程划
分成层,制定各层上执行的协议,便于分层管
理网络软硬件及其执行过程
这两个参考模型并行开发,互相补充
ISO/OSI参考模型的结构更严谨,层次更独
立,但现在更倾向用TCP/IP参考模型
2010年6月13日 多媒体文化基础 3 of 41
7.1 因特网的参考模型(2)
ISO/OSI参考模型
中译名:ISO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ISO/IEC 7498)
20世纪70年代开始开发的互连网络标准框架
对计算机在通信网络上的消息交换,规定了层次、层次之
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层执行的任务
将计算机之间的消息交换分成7层,如下图所示
每一层建立在下一层的基础上
最低4层负责数据传输,最高3层负责处理网络应用
每一层都定义可执行的协议,包括层与层之间的接口
协议套/协议组(protocol suite)或协议堆(protocol stack)
在不同层次上一起工作的协议
2010年6月13日 多媒体文化基础 4 of 41
7.1 因特网的参考模型(3)
ISO/OSI参考模型
2010年6月13日 多媒体文化基础 5 of 41
7.1 因特网的参考模型(4)
因特网参考模型
——TCP/IP参考模型(TCP/IP reference model)
TCP/IP参考模型有4层和5层模型两个版本
4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互连层和网络接入
层(Network Access Layer)
由Vinton Cerf和Bob Kahn创建
5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
物理层
现在倾向用5层模型
2010年6月13日 多媒体文化基础 6 of 41
7.1 因特网的参考模型(5)
TCP/IP参考模型概要
层号 名称 执行的协议举例
DHCP ,DNS ,FTP ,Gopher,HTTP ,IMAP4 ,IRC ,
NNTP ,XMPP ,MIME ,POP3 ,SIP,SMTP,SNMP,
5 应用层
SSH,TELNET,RPC ,RTP ,RTSP ,RTCP ,TLS/SSL,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