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ppt

发布:2024-03-30约1.75万字共1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在春秋晚期已掌握冶铁技术。战国时期,冶铁业已逐渐盛行,到了晚期,不仅能炼出高碳钢,并掌握了淬火技术,于是开始进入以铁兵器代替铜兵器的时代。战国晚期还出现了铁制铠甲。第96页,共1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西汉《史记·天官书》中有“水与火合为淬”一说,正确地说出了钢铁加热、水冷的淬火热处理工艺要点。《汉书·王褒传》中记载有“清水淬其锋”的制剑技术。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一书中对钢铁的退火、淬火、渗碳工艺作了详细的论述。返回第97页,共1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钢的淬透性一、淬透性的概念钢的淬透性是指奥氏体化后的钢在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的能力,其大小可用钢在一定条件下淬火获得淬透层的深度表示。淬透层越深,表明钢的淬透性越好。HBσbσsak(a)(b)(c)淬火得M组织淬火后未得M组织第98页,共1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淬透性与淬硬性?淬透性是钢淬火时获得M的能力!淬硬性是钢淬火获得M的硬度!淬透性与具体工件的淬透深度?淬透性是钢的一种属性,在相同的奥氏体化温度下淬火时,其淬透性是不变的!具体工件的淬透深度是指在实际生产条件下得到半马氏体区至工件表面的距离,是不确定的,受淬透性、工件尺寸、冷却介质等的影响。钢的淬透性第99页,共1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淬透性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化学成分,除Co外,合金使VK↓,淬透性↑奥氏体的均匀性、晶粒大小及是否存在第二相等因素都会影响淬透性钢的淬透性第100页,共1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淬透性的测定及表示方法测定钢的淬透性的最常用的方法是末端淬火法(简称端淬法)。先将标准试样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停留30~40min,然后迅速放在端淬试验台上喷水冷却,从试样的末端开始向上测量硬度值,得出硬度沿轴线方向的分布。淬透性实验钢的淬透性第101页,共1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淬透性曲线的应用根据淬透性曲线可以比较不同钢种的淬透性大小利用淬透性曲线可以确定钢棒的临界淬火直径利用淬透性曲线可推导圆钢淬火后横截面上的硬度分布淬透性与机械设计钢的淬透性第102页,共1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5钢的回火回火的主要目的是:降低脆性稳定组织和工件尺寸获得要求的机械性能回火是将淬火钢加热到临界点Acl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后以适当方式冷却到室温的一种热处理工艺。一、淬火钢在回火时的转变与回火组织1.淬火钢在回火时的转变残余奥氏体转变200-300℃碳化物的转变250-400℃渗碳体聚集长大和α相再结晶400℃以上马氏体分解80-350℃第103页,共1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五章钢的热处理2.回火组织碳钢的主要回火组织分为三类:回火马氏体回火托氏体回火索氏体二、回火钢的性能淬火钢在回火过程中,回火温度—回火组织—钢的性能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回火温度越高,钢的硬度越低在较低温度(200-300℃)回火时,因淬火引起的内应力被消除,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都得到提高。第104页,共1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五章钢的热处理三、回火种类淬火钢回火后的组织和性能决定于回火温度。按回火温度范围的不同,可将钢的回火分为三类:

低温回火:回火温度范围一般为150~250℃,得到回火马氏体组织。(HRC58-64)中温回火:回火温度范围通常为350~500℃,得到回火托氏体组织。(HRC35-45)高温回火:回火温度范围通常为500~650℃,得到回火索氏体组织。(HRC25-35)调质处理第105页,共1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回火脆性1.低温回火脆性淬火钢在250~400℃温度范围内回火出现的脆性称为低温回火脆性,也叫第一类回火脆性。2.高温回火脆性淬火钢在500-650℃温度范围内回火出现的脆性称为高温回火脆性,又叫第二类回火脆性。不可逆回火脆性可逆回火脆性,快速冷却可消除第106页,共1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6钢的表面淬火概念:表面淬火是采用快速加热的方法使工件表面奥氏体化,然后快冷获得表层淬火组织,而心部仍保持原来组织的一种热处理工艺。应用:中低碳钢和中低碳合金钢特点:a.加热速度快(几秒——几十秒)b.加热时实际晶粒细小,淬火得到极细马氏体c.残余压应力,提高寿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