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事故管理工作规定(一).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设备事故管理工作规定(一)
本标准贯彻执行《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化学工业设备动力管理规定》、《化学工业企业设备动力管理制度》。
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1.1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设备事故的定义、分类、损失计算、预防措施、部门及分厂的主要职责、事故档案的管理要求。
1.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全公司范围内生产分厂,也适用于其它单位。
2.设备事故
凡在用生产设备发生损坏、造成损失和减产,均为设备事故。
3. 设备事故范围与分类:
设备因非正常损坏造成停产时间、产量损失或修复费用达到下列规定者为设备事故。
3.1 特大设备事故:
设备损坏,造成全厂性停产72小时以上;三类压力容器爆炸或修复费用达50万元的均为特大设备事故。
3.2 重大设备事故:
设备损坏,影响多系统装置产品(成品或半成品)产量日作业计划损失50%、大型单系列装置日计划产品产量损失100%或修复费用达10万元的为重大设备事故。
3.3 一般设备事故:
设备损坏,影响产品产量日计划损失10%以上或修复费用达一万元的为一般设备事故。
3.4 微小设备事故:
设备损坏,影响产品日计划产量和修复费用低于一般事故者均为微小设备事故。
4. 设备事故损失计算:
4.1 修复费用即损坏部分修理费,包括:人工、材料、配件及附加费等。
4.2 减产损失=减产数量×公司年度计划单位成本。
4.3 损失成品(半成品)的费用=损失数量×计划单位成本。
注:其中未使用的原材料等,一律不扣除,以便计算;无核算的半成品可估算。
5. 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
5.1设备事故调查执行“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5.1.1一般事故和微小事故由事故发生单位负责组织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生产部派人参加。
5.1.2重大设备事故由总经理指定有关部门及人员组织成事故调查组。
5.1.3发生特大设备事故,事故单位应及时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由公司领导和生产等有关部门组成调查组,必要时上报主管部门派人参加。
5.2设备事故原因可分为:
a、设计不合理;b、制造质量差;c、安装调试有缺陷;d、违章指挥,违章操作;e、维护保养不周;f、检修技术方案失误;g、野蛮检修作业;h、检修质量(包括材料使用不合理)差;I、超期检修、检验;j、安全附件、仪器仪表失灵;k、其他。
5.3事故处理:
本着“四不放过” 的原则,找出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研究修复方案。事故单位应及时提出书面报告,经调查组同意报公司研究后,向员工公布。对事故责任者,要根据情况给予处理,直到追究刑事责任。
篇二:
部门及员工绩效考评制度
部门及员工绩效考评管理制度
为规范公司对部门和员工的绩效考评制定本制度。
1.目的
通过对部门和员工日常工作和行为规范的考核、考评,建立公司绩效考评管理系统,促进个人工作素养和整体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防止和纠正部门和员工渎职、失职、违纪、违规行为,保证公司绩效目标管理的达成。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部对部门和员工的各级考评、各类行为规范的考核的管理。
3.职责和权限
3.1总经理或其授权人或公司主管领导对总经理办公室和人力资源部有考评权和考核权,负责对各类考评、考核结果的最终认定。
3.2公司成立由总经理或其授权人、主管领导、总经理办公室和人力资源部等职能部门组成的考核小组,考核小组对各部门有考评权和考核权。
3.3各部门和生产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员工进行管理,行使考评权和考核权。
3.3人力资源部负责归口公司考评和考核结果,并将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
3.4员工和部门对同级和上级单位有考评和考核的建议权。
4.绩效考评管理程序和考核管理办法及考核实施细则
4.1绩效考评、考核管理程序
4.1.1员工每月26日向部门负责人汇报或提交工作总结,作为月度考核的依据。
4.1.2部门负责人根据员工的工作总结、工作表现和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填写《绩效考核表》(员工,见附录1),打分并作出评估,并将考核结果于每月27日交人力资源部存档和作为计算绩效工资的依据。
4.1.3部门负责人每月27日向考核小组交个人工作总结和部门工作总结(两项总结可以合写,也可以分开写),作为对部门负责人和部门工作的考核依据。
4.1.4公司考核小组根据部门负责人个人工作总结和部门工作总结、工作表Q/BW·G0802-04
现和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填写《绩效考核表》(部门负责人和部门两种,分别见附录2、附录3),打分并作出评估,由总经理办公室将考核结果交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并将审批后的考核结果于每月30日前交人力资源部存档和作为计算绩效工资的依据。
4.1.5人力资源部将收到的各类考核结果根据规定计算部门、部门负责人和员工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