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ppt课件.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和事故隐患的区别
风险控制;危险源定义;能量释放;事故;危险源和事故隐患的区别;危险源辨识与评估;1、及时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2、根据危险源的危险级别制订防范措施、规章制度和事故应急预案等。
3、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企业应将辨识的危险源、评价的风险、相应的防范措施、应急措施,发放到所有相关岗位。
企业应制定培训计划,通过岗前培训、上岗熟悉、安全风险标识告知等多种方式对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
设置相应提醒警示标志,尽可能如实告知所有从业人员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企业应做好有关风险防范培训、检查、日常训练的记录。
;3、对危险源进行建档,重大危险源单独建档管理。;隐患排查与治理;安全隐患定义;1、制定隐患排查工作方案,明确排查的目的、范围,选择合适的排查方法。;1、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2、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3、隐患排查包括在安全检查范畴之内,通过安全检查的方式实现,经过上账、原因分析、整改落实、定期的数据分析、改进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4、“五到位”原则: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
一般指对较大以上事故隐患。
5、安全检查的内容,主要是查意识、查制度、查隐患、查整改落实、查岗位责任。;2、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安全自查自纠工作,及时发现安全管理缺陷和漏洞,消除安全隐患。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记录在案。;3、对各种安全检查所查出的隐患进行原因分析,制定针对性控制对策。;不符合项与安全隐患的关系;1、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2、对上级检查指出或自我检查发现的一般安全隐患,严格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并组织整改到位。;3、???大安全隐患报相关部门备案,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 。;4、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台帐和档案,有相关记录。;5、按规定对隐患排查和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向有关部门报送。;谢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