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环境及安全管理规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修改记录
版本 修改内容 修改日期 审核 批准
A/0
原文首次发行
1 目的
为本公司生产环境及安全生产提供管理准则,确保环境满足工作要求,并使员工保持安全良好的工作状态。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环境管理及安全生产。
3 职责
3.1 生产部负责生产区域的设备、能源、环境设施的管理,负责编制《设备维护工作规范》、《设备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安全正常运作。;
3.2 行管部负责制定公司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并予以考核。
3.3 物料部负责贮存中的产品安全和搬运、运输中的行车安全。
3.4 管理者代表负责监控公司内的工作环境,并负责成立公司级的安全检查小组,并予以实施。
4 工作内容
4.1 区域划分
4.1.1办公区及公共区域:
1)办公区指公司内无特殊要求的办公室、工作室(如样品室等);
2)公共区域为会议室、接待区、走道等及厂区周边环境和安全措施。
4.1.2专用工作区域:
对工作场所有特殊要求的工作区,如配电房、生产车间、仓库等。
4.2 工作环境标准
1)温度:无特殊温度要求,以人体舒适为宜。可通过各处设置的温度调节器调整室温;
2)照明:办公区以不影响阅读、书写为宜;公共区域光线充足,不影响识别物资为宜;
3)安全:按国家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合理配置消防器具及防火系统、应急照明系统。配备保安人员,保证工作场所安全性和保密性;
4)卫生:由专人/兼职人员清扫,保持环境卫生,并负责在室内、外培植绿色植物,保持工作环境空气清新无异味及起到美化作用;
a公司办公区域有卫生清洁员每天清扫2次;
b公司外围绿色植物由保安人员与清洁工负责维护,每2周不少于一次;
c公司车间机台区域由生产班组负责清扫,每日一次。
5)噪音:工作场所及公共场所的噪音应不能影响至人体身心健康和周边环境,保持办公场所安静;
6)各办公场所应配备桌椅及办公用具、用品。
4.3 环境管理
1)日常的维护和监控:
各工作场所的使用部门负责对办公设施及场所环境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分别按相关规范进行监控,发现不符合要求应及时采取措施,并跟踪措施结果;
2)配置和维修:
使用部门发现办公环境、办公用品、设施发生损坏或不足时,由各部门报行管部或生产部维修班,由其组织维修及根据需要配置。
3)7S环境管理:
公司内部按7S要求执行相应管理,由行管部制定《7S管理计划》,各部门按计划执行,主管负责各部门审核,行管部对各部门进行审核,审核结果列入内审、管理评审考核项目。
4.4 公司在安全生产中的权利和义务
1)行管部按照公司的生产特点,编制公司的《规章制度》等相关的安全法规教材,并对每一位新进厂的员工进行培训。
2)生产部应对公司的每一台作业性设备编写《设备操作规程》,并组织员工培训,经培训考核合格后,颁发《上岗证》。
3)对特殊工位的员工,要组织特殊工位培训。必要时可组织外出委托培训。培训合格后颁发《特殊岗位操作证》。
4)生产部组织员工按规范作业,并对生产场所划分区域,建立“7S”规范化管理。在特殊工位、有危害的生产场所挂上警示牌!使其一目了然。
5)物料部须将库存物资按类分区域定置,留出安全通道。对危险性物品要单独贮存!并做好“三防”管理。
6)行管部要根据需要,给仓库和生产场所配备足够的防火设施。并给以定置管理,任何人未经公司许可,不得随意移动消防器材。
7)公司有义务为员工办理工伤劳动保险。
4.5 员工在安全生产中的权利和义务
1)每位新员工在入厂后,都必须接受公司的安全教育培训和相关工位的技术操作培训。
2)每位员工都必须自觉的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和《生产环境及安全管理规范》。
3)每位员工都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作业。
4)每位作业人员都必须按公司的《设备操作规程》作业。
5)每位员工都可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6)员工可以提出安全改进建议,如采纳需给予奖励。
7)员工有申请劳动防护用品的权利。
8)员工有权要求公司为自己办理工伤劳动保险。
4.6 安全管理
1)全体员工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切勿麻痹松懈!
2)员工上岗后,必须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杜绝违章作业。
3)员工作业时,必须正确使用生产工具和劳动防护用品。
4)员工要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不断提高文化素质及理论实际业务技能
5)员工在作业时,除按规定对制品自检外,还需注意观察设备的异常,发现问题,及时停机检查。
6)员工发现设备有重大问题时,要及时停机向生产领班汇报。并填写《设备检修申请及派工单》递
交给生产部维修班。
7)公司的货梯、叉车严禁载人!
8)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