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湘美版(2024)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课 白天黑夜》教学设计 .pdf

发布:2025-02-27约5.86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5湘美版(2024)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

课白天黑夜》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白天黑夜》是湘美版(2024)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生的变化”中的

关键一课。本单元以生中的常见变化为主题,引导学生用美术的视角观察和感受生

。而昼夜交替这一自然现象,是学生日常生中最为熟悉却又蕴含着科学奥秘的变

化。教材通过展示不同时段、不同地点白天黑夜的景象图片,以及一些艺术作品中对

白天黑夜的独特描绘,如梵高的《星月夜》展现出夜晚神秘的氛围,莫奈的《鲁昂大

教堂》在不同时段的光影变化来体现白天的多样,帮助学生直观感受白天黑夜的不同

特点。同时,教材还提供了简单的绘画步骤和创意启发,旨在让学生掌握用简单图形

和色彩表现白天黑夜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对自然科学的

探索精神,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生与美术紧密联系的理解。

二、学分析

一年级学生对世界充满好奇,想象力丰富,对白天黑夜的交替变化有着强烈的探

索欲望。在之前的学习中,他们巳对简单的线条、形状和色彩有了初步认识,具备一

定的绘画和手工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创作。然而,他们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尚不完

善,在表现白天黑夜的细腻光影和复杂场景时可能存在困难。并且,一年级学生注意

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在教学中采用生动有趣、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他们的注意

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美术学习的持久热情。

三课标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昼夜形成的科学原理,即地球自转导致昼夜交替;

认识白天黑夜的不同特点,包括光线、色彩、景物等方面;学会用简单图形和色彩表

现白天和黑夜的不同景象,如用黄色圆形代表太阳表现白天,用黑色和白色描绘夜晚

的星空;掌握基本的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如彩笔、油画棒、绘画纸等,能够

完成一幅以白天黑夜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模拟实验和绘画创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

考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艺术表现力,学会从科学和艺术

的角度去理解和表现自然现象;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

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和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大自

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让学生在创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提高审美意识

和艺术素养,培养学生对生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昼夜交替的科学原理,掌握用简单图形和色彩表现白

天黑夜不同景象的方法;学会运用不同绘画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

力和创新思维。

2.教学难点:如何表现出白天黑夜的独特氛围和光影变化;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

象力,创作出富有个性和创意的以白天黑夜为主题的作品,避免画面的单调和雷同。

五教学法

1.教法:

情境教学法:创设与白天黑夜相关的情境,如模拟白天的教室场景和夜晚的星空

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不同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展示昼夜交替的科普视频、不同地区白天黑夜的高清图

片、艺术作品中对昼夜的表现,教师现场示范绘画步骤和技巧,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表

现方法。

提问引导法:通过提问激发学生思考,如“白天和黑夜的天空颜色有什么不

同?”“为什么夜晚会有星星和月亮?”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

实验法:进行地球自转模拟昼夜交替的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昼夜形成的原理。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创作,如小组共同完成一幅白天黑夜

对比图,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1.学法: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天空、周围环境在白天黑夜的变化,以及教师展示的图片和

示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模仿法: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进行绘画创作,在模仿中掌握技巧。

实践法:学生通过亲自动手绘画和参与实验,提高动手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白天黑夜的特点和创作思路,促进思维交流和合作。

六、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包含昼夜交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