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研究.pdf

发布:2024-03-19约3.9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研究

摘要: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下,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营造一个安全、可控的环境,使其

物尽其用、成其所能,既是实现资产体系化管理的有效方法,

也是完成资产合理化控制的有益途径。本文基于内部控制的

视角,对当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

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提升行政资产管理的

整体水平,给相关的工作人员以参考启示。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工作和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的生活

息息相关,把这项工作放在首位,进行开展落实,有利于促

进国民经济的长期稳步发展。目前,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采

取以制度为指导,以管理为核心,以高效为目的工作方针,

来开展资产管理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随着我国

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

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行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

理工作显得后劲不足,难以满足时代和社会的需求,存在一

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发展的整体

情况不容乐观。

一、基于内部控制视角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现状

从内部控制的内容上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管理工作

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内部监督方

面存在以下问题:

(一)管理体系未完善

经笔者分析,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中,最为突

出的一点便是管理体系缺乏完善。根据2006年财政部门颁

发的《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该文件对资产配置、

使用、处置、收益、产权管理、清查与评估等方面制定了相

关规定,各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

效。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怎样让资

产管理部门的工作同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工作协调统一?

这些问题未作具体细化,加之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

监督、内控制度上的缺失和留白,容易造成管理工作流于形

式,无法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

(二)管理基础工作未到位

其次,在资产管理工作中很多事项未做到位,通常表现

在:疏于管制、使用率低下,分配不公、监管不到位等方面。

部分单位在资产的配置中,要么过于激进,在新资产的购置

上铺张浪费,要么过于保守,在新资产的购置上患得患失。

其次,使用率不高。虽然有多样性的途径能保证我国行政资

产构建资金的充足,但是由于我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

来约束资产配置的行为。另外,分配不公平。如各单位的公

务用车、房产等的配置不是遵循着按需分配的原则,资源在

进行配置和调剂之前,也未进行财务会计体系上的核实、审

批。最后,缺乏监管。由于监管缺失,造成行政事业单位在

资产购置过程中,存在与工程竞标单位或供货合作单位利益

的纠葛不清,让资产配置工作成为滋生行政贪腐的便利温床。

(三)动态管理机制未建立

近年来上级部门开展了多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

作,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进行了全面清查核实,一方面上

级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情况有全面了解,另一方面各

行政事业单位在清查库存的同时也发现了本单位资产管理

方面的缺失漏洞。每一次清查,都促进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

管理水平的提高。但是,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清查后未纳入

到全国统一的资产动态管理系统,各单位拥有自己的一套资

产管理系统,各系统间交流的广度不够、深度缺乏,未建立

动态管理机制,造成资产在购置、使用、处置的过程中缺少

实时性的动态链接,导致资产管理部门工作的被动与滞后。

(四)信息交流沟通未有效

因为互动和交流的缺乏,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信息不

能有效传达,造成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滞后,是整个行政事

业单位内部一直存在的弊端。从内部控制的视角来看,资产

管理工作包含于行政事业单位整体工作之内,同时又具有自

身的独立性和特殊性。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和其它

部门的有效互动和配合。如缺少和预算部门的有效沟通,未

按照部门的预算实际来进行资产的配置工作,容易造成资产

的重复浪费,不利于资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如缺少和财

务部门的有效沟通,未如实的上报现有资产数额,容易造成

资产的账实不符,不利于资产管理工作的效用发挥。行政事

业单位的内部一直都较多采用的是上下级形式的沟通模式,

而部门之间,部门各职能处室之间的平行交流不足。长期以

往,不利于构建良好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环境,导

致资产管理工作的潜在风险增加,最终影响资产管理工作的

顺利进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