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研究.pdf
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研究
摘要: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下,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营造一个安全、可控的环境,使其
物尽其用、成其所能,既是实现资产体系化管理的有效方法,
也是完成资产合理化控制的有益途径。本文基于内部控制的
视角,对当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
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提升行政资产管理的
整体水平,给相关的工作人员以参考启示。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工作和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的生活
息息相关,把这项工作放在首位,进行开展落实,有利于促
进国民经济的长期稳步发展。目前,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采
取以制度为指导,以管理为核心,以高效为目的工作方针,
来开展资产管理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随着我国
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
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行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
理工作显得后劲不足,难以满足时代和社会的需求,存在一
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发展的整体
情况不容乐观。
一、基于内部控制视角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现状
从内部控制的内容上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管理工作
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内部监督方
面存在以下问题:
(一)管理体系未完善
经笔者分析,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中,最为突
出的一点便是管理体系缺乏完善。根据2006年财政部门颁
发的《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该文件对资产配置、
使用、处置、收益、产权管理、清查与评估等方面制定了相
关规定,各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
效。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怎样让资
产管理部门的工作同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工作协调统一?
这些问题未作具体细化,加之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
监督、内控制度上的缺失和留白,容易造成管理工作流于形
式,无法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
(二)管理基础工作未到位
其次,在资产管理工作中很多事项未做到位,通常表现
在:疏于管制、使用率低下,分配不公、监管不到位等方面。
部分单位在资产的配置中,要么过于激进,在新资产的购置
上铺张浪费,要么过于保守,在新资产的购置上患得患失。
其次,使用率不高。虽然有多样性的途径能保证我国行政资
产构建资金的充足,但是由于我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
来约束资产配置的行为。另外,分配不公平。如各单位的公
务用车、房产等的配置不是遵循着按需分配的原则,资源在
进行配置和调剂之前,也未进行财务会计体系上的核实、审
批。最后,缺乏监管。由于监管缺失,造成行政事业单位在
资产购置过程中,存在与工程竞标单位或供货合作单位利益
的纠葛不清,让资产配置工作成为滋生行政贪腐的便利温床。
(三)动态管理机制未建立
近年来上级部门开展了多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
作,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进行了全面清查核实,一方面上
级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情况有全面了解,另一方面各
行政事业单位在清查库存的同时也发现了本单位资产管理
方面的缺失漏洞。每一次清查,都促进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
管理水平的提高。但是,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清查后未纳入
到全国统一的资产动态管理系统,各单位拥有自己的一套资
产管理系统,各系统间交流的广度不够、深度缺乏,未建立
动态管理机制,造成资产在购置、使用、处置的过程中缺少
实时性的动态链接,导致资产管理部门工作的被动与滞后。
(四)信息交流沟通未有效
因为互动和交流的缺乏,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信息不
能有效传达,造成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滞后,是整个行政事
业单位内部一直存在的弊端。从内部控制的视角来看,资产
管理工作包含于行政事业单位整体工作之内,同时又具有自
身的独立性和特殊性。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和其它
部门的有效互动和配合。如缺少和预算部门的有效沟通,未
按照部门的预算实际来进行资产的配置工作,容易造成资产
的重复浪费,不利于资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如缺少和财
务部门的有效沟通,未如实的上报现有资产数额,容易造成
资产的账实不符,不利于资产管理工作的效用发挥。行政事
业单位的内部一直都较多采用的是上下级形式的沟通模式,
而部门之间,部门各职能处室之间的平行交流不足。长期以
往,不利于构建良好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环境,导
致资产管理工作的潜在风险增加,最终影响资产管理工作的
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