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于RFID技术的EPC网络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4-04-16约1.84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于RFID技术的EPC网络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RFID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RFID技术可以实现对物品的自动识别与跟踪,为物流、库存管理、资产追溯等领域提供了便利的解决方案。

RFID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EPC(ElectronicProductCode)网络实现对物品全生命周期的跟踪与管理。EPC网络是一种全球性的物品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全球物品的唯一标识、跟踪和管理,同时也可以帮助企业优化供应链和库存管理等业务流程。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目前,国内外对EPC网络的研究比较普及,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比如EPC网络的安全性、数据处理效率等。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EPC网络的相关技术,分析目前EPC网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进一步提高EPC网络的应用价值。研究成果将有助于促进RFID技术的应用发展,提高企业物流和资产管理的效率。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1.探讨EPC网络的基本理论和技术;

2.分析EPC网络的安全性问题,包括数据隐私保护和网络安全等方面;

3.分析EPC网络的性能问题,包括通信距离、数据处理效率等方面;

4.提出EPC网络的优化方案,包括改进网络结构、提高安全性和性能等方面;

5.实现EPC网络系统原型,并进行实验验证。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调研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实验验证。

四、研究预期成果

1.对EPC网络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为EPC网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2.分析EPC网络存在的安全性和性能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为EPC网络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3.设计并实现EPC网络系统原型,进行实验验证,验证研究成果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五、研究进度安排

预期研究周期为一年,主要研究进度安排如下:

第1-2个月:文献资料调研与分析;

第3-5个月:EPC网络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

第6-8个月:EPC网络安全性问题分析与优化方案设计;

第9-10个月:EPC网络性能问题分析与优化方案设计;

第11-12个月:EPC网络系统原型设计与实验验证。

六、参考文献

[1]CuiH,JiaW,MengX,etal.ResearchofEPCNetworkSystemBasedonRFID[J].JournalofTheoreticalandAppliedInformationTechnology,2018,96(20):7006-7013.

[2]LeeS,KimH,KangH.SecureEPCNetworkSystemDesignBasedonNon-repudiationinMobileRFID[J].JournalofComputationalandTheoreticalNanoscience,2018,15(6):3370-3376.

[3]XieY,LiX,LiangX,etal.AnImprovedEPCNetworkProtocolforRFID-enabledSupplyChainManagement[J].IEEETransactionsonIndustrialElectronics,2019,66(9):6978-6986.

[4]TanA,SunH,ChenC,etal.APrivacy-PreservingSchemeforEPCNetworkBasedonSecretSharing[J].IEEETransactionsonInformationForensicsandSecurity,2018,13(11):2719-2730.

[5]ZhangY,SunR,LiuK,etal.PerformanceOptimizationofEPCglobal-basedRFIDNetworks:ARoadtotheInternetofThings[J].IEEETransactionsonIndustrialInformatics,2018,14(10):4439-4449.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