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业务园长如何听课评课.ppt

发布:2018-10-29约4.74千字共4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听课 定义—— 是直接从教学情境中获得信息。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学习、评价及研究的教育教学方法。 听课要有计划—— 听谁的课、听什么课、怎么听课、听课的形式 听课数量要有要求 节数、反馈意见 关于听课 态度:虚心、专心、细心 角色: 进入幼儿角色——学(哪些发展) 进入教师角色——想(如何引导) 进入指导者角色——议(联系实际) 进入管理者角色——思(改进的措施) 听课的类型和听课时的角色 随机课 ——真心的发现者、静心的聆听者 细心地点播者、耐心的跟踪者 公开课 ——积极的参与者、自觉的承担者 主动的反思者、全面的指导者 研究课 ——虚心的学习者、细心地实践者 尽心的协调者、全心的服务者 怎么听课 环节设计的技巧-过渡、活动节奏的把握 问题设计的技巧 问题设计要体现——层次性、思考性、 发散性、集中性 (提问忌——简单化、形式化、表面化) 问题解惑要体现——鼓励性、指向性、引导性 问题归纳要体现——过渡性、总结性 语言表达的技巧 做好听课记录   师幼对话 幼儿表现   引导方法   获得灵感   发现问题   自省反思 怎么听课——听课的要求 听真—— 了解教师的真实水平、了解幼儿的真实需要 听实—— 对现场的实际情况了如指掌、了然于心 听明—— 听明白后要研究问题、研究孩子、研究方法 听课后的反馈 现场即时反馈 活动后的专门反馈 实践中的跟踪反馈 听课时常见问题 三心二意——人在心不在 忠实的观众——只听、不思不议 为完成任务——听课节数的保障 总结:听课的关注点 把自己当做研究者 欣赏他人:课堂如舞台 分享智慧 为教师搭台 关于评课 定义—— 是表达活动后的思考,是一种诊断研究。是对活动过程的各种要素(教师、幼儿、环境、材料、内容、方法)及活动效果进行的分析的评价 价值——改进、提高 研究教法(过程) 研究教师(观念、行为、基本功) 研究幼儿(年龄特点、学习方式) 关于评课 评课的前提是听课的质量 ——用眼看(教学环境、活动材料、教师表情、肢体动作、幼儿表现与反应) ——用耳听(教师与幼儿的互动语言、重点是否突出、难点如何突破)) ——用笔记(实录:教师教学行为、幼儿表现) ——用心想(亮点、问题、思考、建议) 评课 评目标——具体适宜(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评思路——清晰合理(整体连贯把握内容) 评过程——严谨自然(重点难点关键) 评材料——适宜适度 评方法手段——多样创新 评实效——轻松活跃有收益(幼儿积极性、主动性) 评课的方法 关注幼儿,以学论教; 聚焦问题,持续跟进; 审视过程,分析结果; 分享成功,奉送建议。 从多角度活动评价 从人、事、物三方面进行评价—— 1、人—— 老师(活动层次、提问设计、随机教育)、 幼儿(活动兴趣、专注程度、行为表现、发展新索) 家长(是否理解教师教育意图、是否配合完成目标、教师是否对家长有效指导) 2、事 活动形式是否新颖、环节过度是否自然、关键事件处理是否得当,重点难点引导是否巧妙有方,是否关注幼儿经验,帮助幼儿梳理提升经验 3、物 环境、材料(互动性、探究性) 教研活动意料之外的思考 三个意料之外 1、不按理出牌 2、学科领域的偏颇 3、教师评价的偏颇 思考 1、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现象 2、学科领域的最大价值是什么 3、提出假设的重要性 评课时需注意的问题——真诚、真实 有主题、有准备的评课 有重点、有依据的评课 有激励、有感情的评课 有针对、有细节的评课 有选择、有差异的评课 怎么评课 理思路(突出重点) 找亮点(欣赏激励) 找问题(细节分析) 说假设(操作建议) 以新《纲要》为教育反思评价的指导 在新《纲要》的教育工作评价中,指出了宜重点考察的几个方面,它们分别是: 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否建立在了解本班幼儿现状的基础上。 教育的内容、方式、策略、环境条件是否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以新《纲要》为教育反思评价的指导 教育过程是否能为幼儿提供的有益的学习经验,并符合其发展需要。 教育内容、要求能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 教师的指导是否有利与幼儿主动、有效地学习。 以上五点是依据了新《纲要》倡导的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知识观等新教育理念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