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测绘综合实习指导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机械测绘综合实习指导书
课程号:415620
编 写:孙金荣
桂林理工大学机械与控制学院机械专业
一、目的与要求
(一)目的
1、熟悉测绘方法,提高画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
2、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3、巩固、扩展所学知识,并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通过集中测绘,对机械制图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国家标准等有关知识综合运用,并能较全面地复习巩固和提高。
4、培养严格遵守纪律、踏实工作、善于分析、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二)要求
1、了解被测部件的用途、性能、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各零件的装配关系及主要零件的作用、加工方法等,明确装配顺序。
2、熟练掌握零件、部件测绘方法和步骤,提高综合机械图样的表达能力。
3、完成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部件设计装配图和零件工作图。
4、在测绘过程中,应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和应用,要求整个图面应符合《国家标准 机械制图》的有关规定:
1)画出来的图样应投影正确,视图表达得当;
2)尺寸标注应可能做到正确、完整、清晰、合理;
3)注写必要的技术要求,包括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位公差以及文字说明(粗糙度及尺寸公差数值根据零件的性能要求合理选定,形位公差以及文字说明注写的内容参见本指导书第四部分);
4)对于标准件、常用件以及与其有关的零件或部分其尺寸及结构应查阅国家标准确定。
二、内容
1、分析并拆卸装配体,画装配示意图。
2、完成全部非标准件的测绘,画零件草图。
3、统计标准件,查表核对,写出代号,记下主要尺寸,列入统计表。
4、画装配图(A0或A1一张)。
5、画主要零件工作图 根据零件大小选择图纸大小,且每张图纸只能画一个零件(最小图幅为A4)。
6、写测绘工作小结。
三、测绘体的选择
1、测绘部件应选择中等复杂程度的装配体,非标准零件种类在十五种以上,明细表中编号在25~40之间。(测绘时间为一周,测绘体用一级或二级齿轮减速器)
2、测绘体尺寸标注大小适中,装配图采用1:1的比例,画在A1或A0图幅上。
3、测绘部件应包含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
(1)典型零件:轴套类、盘盖类、叉架类、箱体类等。
(2)标准件及常用件:螺纹连接、键连接、销连接、滚动轴承齿轮或蜗杆蜗轮、弹簧等。
(3)铸件工艺结构:壁厚均匀、铸造圆角、拔模斜度等。
(4)机械加工工艺结构:倒角、圆角、退刀槽、凸台、凹坑、沉孔、滚花等。
(5)装配工艺结构:接触面与配合面的结构、定位及紧固的结构、可调整环节的结构、便于拆装的结构等。
四、组织形式及准备工作
1、关于分组
(1)一个班级人数为40 人左右,每一小组以9人为宜。
(2)分组时,应考虑能力的均衡,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独立工作能力、组织能力等,使每组内学生能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使测绘工作顺利进行。
(3)每组应指定一个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并能起到带头的作用。测绘体、量具、工具、资料由组长分配专人负责保管,并督促组员遵守工作纪律,保持工作场地的整洁。
2、准备工作
(1)测绘指导书:每组一份。
(2)测绘体:每组一台,一周之前应进行清理、检查。
(3)量具和工具:0~150游标卡尺,深度游标卡尺、钢直尺、呆扳手、半径规、橡胶锤每组一套。由各组组长从指导老师处领,签字确认并妥善保管,测绘完,周五交给指导教师。
(4)参考资料:
教科书:机械制图、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国家标准:机械制图
机械设计手册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
3、学生自备物品应提前准备好,指导教师应提出要求。例如绘图仪器及工具、图纸数量按照所测零件大小及数量分,小零件A4,箱体或箱盖A2或A1,鞋盒或者小盒子(装拆卸下来的螺栓)、标签纸(对拆卸下来的零件进行编号用)、绘图纸、白报纸(铺在桌子上,以防零件上的油污把桌子弄脏)、卫生纸(清洁用,零件上有油,测的时候会把手弄脏)、各种用品等应提早准备。
注:铝是有毒的,吃饭前一定要用洗手液或香皂把手洗干净。
五、工作内容及时间安排
内容 1周 指导性讲课(根据内容进行) 0.5天 装配示意图、零件草图、查阅手册 0.5天 零件工作图 2.天 装配图、测绘实习总结 2天 六、教师的指导与个别辅导
1、一位教师以指导18名学生为宜。
2、在测绘前应公布分组名单,指定小组长人选,将测绘指导书、测绘件、量具、资料发至各组,要求学生做好准备工作。
3、每一工作阶段开始,教师应进行30~45分钟指导性讲课,明确每一阶段的任务及注意事项,并补充讲授一些必要的而过去又未讲授的内容。a) 特性尺寸:装配体的特性尺寸,比如底座的尺寸以及其上安装孔大小及间距,装配体的总长、总宽、总高,轴的高度和中心距等等。
b) 主要配合尺寸:机械制图课程中对公差与配合仅作简单的介绍,主要要求能正确标注。为了使配合的选用不出现大的失误,特对于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