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六、意思表示之不一致.PDF

发布:2017-06-29约6.1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篇 第四章 法律行為 1-83 發出通知後死亡或喪失行為能力,或其行為能力受限制者,其 意思表示不因之而失其效力(民 §95 Ⅱ)。 公示送達為意思表示之通知(民 §97 )。 無受領能力:達到法定代理人時生效(民 §96 )。 六、意思表示之不一致 故意不一致: 其情形為: 單獨虛偽表示: 又名心中保留,即表意人不欲為其意思表示所拘束之意而為意思 表示(民 §86 )。 效力: 原則:有效。 例外:相對人明知者無效。 通謀虛偽表示: (86基三) 表意人與相對人通謀而為意思表示,即雙方「明知」而為虛偽之 「合意」(民§87 )。 效力: 在當事人間的效力:無效(民 §87 )。 對第三人的效力:不得以其無效對抗善意第三人(民 §87 Ⅰ但 書)。即善意第三人得主張該行為有效或無效。 範例 1 甲因經營公司不善,瀕臨破產,但其名下仍有一棟A屋,為了避免債 權人以A屋請求償還債務故欲脫產,因此找乙並達成協議,由甲將A 屋賣給乙並過戶給乙。日後乙卻把A屋賣給丙且已過戶。則丙仍否為 A屋之所有人? 1-84 民法概要 【擬答】  甲為了脫產而將A屋賣予乙,此為通謀虛偽意思表示。故此「假買賣」 及「過戶」之行為皆無效。A屋仍為甲所有,即甲仍為A屋真正所有 權人。 丙是否為A屋所有人則需看丙是否為善意第三人: 丙為善意第三人:依民法§87 Ⅰ但書,甲不得向丙請求返還A屋,蓋 丙得主張甲乙之買賣及移轉A屋之行為皆有效,既有效,則乙為A屋 之所有權人,與丙訂立買賣契約之行為有效,移轉A屋予丙之行為亦 屬有權處分而有效,故丙因此取得A屋所有權。 丙為惡意第三人:甲得主張其為真正所有權人,請求丙返還A屋蓋依 民法§87 Ⅰ本文,通謀虛偽意思表示之法律行為無效,故甲乙間移轉 A屋之物權行為無效,因此乙非A屋所有人,其將A屋所有權擅自移轉 予第三人丙之行為構成「無權處分」(民§118 ),真正權利人甲拒 絕承認時,該無權處分行為無效,丙不取得A屋所有權,且丙又為惡 意,不受土地法§43善意信賴之保護,故其法律上無法取得A屋所有 權。 範例 2 試比較通謀虛偽意思表示與隱藏行為及單獨虛偽意思表示之不同。 【擬答】 比較通謀虛偽(民§87 Ⅰ)與隱藏行為(民§87 Ⅱ): 通謀虛偽 相對人通謀。雙方均 法律行為在當事人間 例如:債務人欲隱匿 意思表示 有合意為虛偽表示。 無效,但對第三人而 財產而與買受人通謀 (民§87 言:不得對抗善意第 訂立買賣契約。 Ⅰ) 三人(民§87 Ⅰ)。 虛偽意思表示下,隱 視其是否具備一般法 虛偽買賣,實為贈 藏他項法律行為,當 律行為要件而定其效 與,此時贈與即為隱 隱藏行為 事人之內心的效果意 力,若具他種法律行 藏行為,贈與有效。 (民§87 Ⅱ) 思與表示意思不一 為之有效要件則有 EX :甲將賓士轎車以 致。 效,並適用該項法律 100元賣予乙,甲乙間 行為之規定。 實則成立贈與契約。 第一篇 第四章 法律行為 1-85 比較單獨虛偽表示(民§86 )與通謀虛偽表示: 單獨虛偽表示(民 §86 ) 通謀虛偽表示(民 §87 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