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士)基础知识押题密卷2.docx
中药学(士)-中药学(士)基础知识押题密卷2
单选题(共100题,共100分)
(1.)麻子仁丸的组成中不含
A.枳实
B.厚朴
C.大黄
D.芒硝
E.芍药
正确答案:(江南博哥)D
参考解析:麻子仁丸组成:麻子仁、芍药、枳实、大黄、厚朴、杏仁。故选D。
(2.)下列哪个方剂中使用了碧玉散
A.清暑益气汤
B.桂苓甘露饮
C.蒿芩清胆汤
D.甘露消毒丹
E.鸡苏散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蒿芩清胆汤组成为青蒿、淡竹茹、仙半夏、赤茯苓、青子芩、生枳壳、陈广皮加滑石、甘草、青黛。碧玉散组成:滑石、甘草、青黛。故选C
(3.)壮热烦渴,口干舌燥,面赤恶热,大汗,脉洪大有力。治当首选
A.白虎汤
B.清暑益气汤
C.凉膈散
D.竹叶石膏汤
E.白虎加人参汤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白虎汤主治伤寒阳明热盛,或温病热在气分证。症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口舌干燥,大汗出,脉洪大有力,故选A。
(4.)能平肝疏肝,祛风明目的药物是
A.白僵蚕
B.地龙
C.刺蒺藜
D.石决明
E.代赭石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1.地龙咸寒清泄,通利走窜。入肝绎,能清热息风而止痉;入肺经,能清肺泄热而平喘;入经络,能通络;入膀胱经,能利尿。故选B。
2.刺蒺藜苦辛,性平偏凉,专入肝经。既善平抑肝阳,疏泄肝郁;又善祛风明目,散风止痒,故选C。
(5.)不能治疗肝火上炎目赤肿痛的药组是
A.夏枯草,龙胆
B.女贞子,枸杞子
C.夏枯草,决明子
D.石决明,菊花
E.菊花,赤芍
正确答案:B
(6.)甾体皂苷类化合物多具有的性质是
A.氧化性
B.强碱性
C.酸性
D.挥发性
E.溶血性
正确答案:E
(7.)黄酮类化合物多具有的性质是
A.氧化性
B.强碱性
C.酸性
D.挥发性
E.溶血性
正确答案:B
(8.)善治上半身风寒湿痹的药物是
A.桑寄生
B.羌活
C.雷公藤
D.桂枝
E.独活
正确答案:B
(9.)善治下半身风寒湿痹的药物是
A.桑寄生
B.羌活
C.雷公藤
D.桂枝
E.独活
正确答案:E
(10.)治疗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应首选的方剂是
A.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B.清营汤
C.白虎汤
D.黄连解毒汤
E.龙胆泻肝汤
正确答案:C
(11.)治疗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脉细数,舌绛而干,应首选的方剂是
A.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B.清营汤
C.白虎汤
D.黄连解毒汤
E.龙胆泻肝汤
正确答案:B
(12.)上述各项,属蒽醌类化合物的成分是
A.秦皮甲素
B.大黄素
C.槲皮素
D.甘草甜素
E.汉防己甲素
正确答案:B
(13.)上述各项,属生物碱类化合物的成分是
A.秦皮甲素
B.大黄素
C.槲皮素
D.甘草甜素
E.汉防己甲素
正确答案:E
(14.)下列除哪项外,均可疏肝理气
A.陈皮
B.川楝子
C.香附
D.佛手
E.青皮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陈皮辛、苦,温,归脾、肺经,不入肝经。能理气,调中,燥湿,化痰,但不能疏肝理气。
(15.)藿香正气散的主要功效是
A.疏肝和胃,益气健脾
B.祛暑化湿,健脾和胃
C.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D.解表化湿,和胃止呕
E.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正确答案:E
参考解析:藿香正气散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
(16.)症见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身热,无汗或但头汗出,口渴欲饮,恶心呕吐,腹微满,小便短赤,大便不爽或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沉数或滑数有力,治疗宜选用
A.茵陈蒿汤
B.实脾散
C.栀子柏皮汤
D.藿香正气散
E.三仁汤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茵陈蒿汤主治湿热内蕴,熏蒸肝胆,胆汁外溢之湿热黄疸。
(17.)平胃散的组成是
A.苍术,厚朴,陈皮,生甘草
B.苍术,厚朴,陈皮,炙甘草
C.白术,厚朴,陈皮.生甘草,生姜
D.苍术,厚朴,青皮,生甘草,生姜
E.苍术,白术,厚朴,陈皮,生甘草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答案:C鉴别纤维素细胞壁加硫酸无变化
(18.)祛湿剂适用范围不包括
A.头痛身重
B.肢节酸痛
C.面目浮肿
D.胸脘痞满
E.胆怯易惊
正确答案:E
参考解析:祛湿剂的适用范围可分为外湿与内湿两类。外湿者,乃外感湿邪侵袭人体肌肉、经络、筋骨、关节所致。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重,肢节酸痛,或面目浮肿等;内湿者,由脏腑功能失调,湿浊内生而致,症见胸脘痞满,呕恶泄泻,水肿黄疸,癃闭淋浊等。
(19.)患者,女,3岁。高热神昏,惊厥抽搐,尿赤便秘,舌红绛苔干黄,脉数有力。治宜选用
A.苏合香丸
B.牛黄清心丸
C.紫雪
D.至宝丹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