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学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上 篇 总 论
第一章 针灸治疗作用
一、填空
1.针灸治疗作用有 、 、 三个方面。
2. 是针灸治病最主要、最直接的作用; 是针灸治病的最终目的。
3.以针灸之法疏通经络,《黄帝内经》称之为 。
4.《灵枢·官针》篇指出:“针所 ,灸之 ”。
5.《备急千金要方》云:凡病皆由 ,针以 ,灸以 。
6.经络闭阻不通,因 引起者宜用针刺;由 引起者宜行灸疗。
7.《灵枢·经脉》篇说:“经脉者,所以能 、 、 ,
不可不通。”
8.针灸具有良好的 作用,可以变 为 。
9.针灸治病,不外乎 与 两个方面。针灸治病的过程,就是不断发挥 的作用。
10.针灸扶正祛邪作用的实现,除了与补泻手法有关外,还与部分腧穴的
性能有关。
11.《灵枢·根结》篇曰:“用针之要,在于知调 。”
1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善用针者, , 。”
13.针灸调和阴阳的具体方法既可以 , ,而从阴阳互根的角度考虑,又可以采取 , 之法。
14.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与 密切相关。
15.针灸的治疗作用,实质上就是对机体的一种 作用。
二、选择题
(一)A型题(在题下五个备用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全书同。)
1.“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出自:( )
A《灵枢·九针十二原》 B《灵枢·官针》 C《素问·异法方宜论》 D《难经·二十九难》 E《备急千金要方》
2.以下哪种属于针灸治疗作用的范畴?( )
A消炎 B行气 C镇静 D调和阴阳 E都不是
(二)B型题(每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个备用答案可以选择一次或多次,也可以一次也不选用,全书同。)
A止痛 B升压 C降压 D安眠 E增乳
1.疏通经络作用的体现:( )
2.调和阴阳作用的体现:( )
A咳喘取肺俞 B亡阳灸关元 C失眠补照海、泻申脉 D嗜睡泻照海、补申脉 E都不对
3.阴病治阳:( )
4.阳病治阴:( )
5.阴盛阳虚病症治法:( )
(三)D型题(在题下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相互间有联系的正确答案,全书同。)
1.在针刺疏通经络中,《金针赋》运用的通经接气手法是:( )( )
A青龙摆尾 B白虎摇头 C龙虎交战 D阴中隐阳 E阳中隐阴
2.下列治失眠用穴体现调和阴阳治疗作用的是:( )( )
A补心俞 B泻行间 C补照海 D泻申脉 E补胆俞
(四)X型题(在题下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全书同。)
1.属于针灸治疗作用的有:( )( )( )( )( )
A疏通经络 B镇静宁神 C消炎止痛 D扶正祛邪 E调和阴阳
2.具有扶正祛邪双重作用的腧穴有:( )( )( )( )( )
A中脘 B内关 C气海 D水沟 E足三里
三、改错(在下列各题下划线部分内,找出错误或不准确之处并改正,全书同。)
1、《灵枢·官针》篇曰:“凡病皆由血气壅滞不得宣通,针以开导之,灸以温暖之。”
2.针刺补法和艾灸,其抑制作用大于兴奋作用。
四、简答题
1.针灸有什么治疗作用?
2.《黄帝内经》中的“解结”是什么意思?
3.《备急千金要方》中关于疏通经络的方法是什么?
4.针灸扶正祛邪作用的实现与哪些因素有关?
5.针灸调和阴阳的具体方法是什么?
五、问答题
1.针灸调和阴阳应遵循什么原则?
2.针灸治疗作用的发挥,与哪些主观、客观因素密切相关?
附:答案
一、填空
1.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阴阳
2.疏通经络
3.解结
4.不为、所宜
5.血气壅滞不得宣通、开导之、温暖之
6.实热、虚寒
7.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
8.镇痛作用、不通则痛、通则不痛
9.扶正、祛邪、扶正祛邪
10.偏补偏泻
11.阴与阳
12.从阴引阳、从阳引阴
13.阴证治阴、阳证治阳、阴证治阳、阳证治阴
14.针刺补泻手法
15.良性调节
二、选择题
(一)A型题
1.B
2.D 治疗作用有疏通经络、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