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化学:4.1《原电池》说课课件.ppt

发布:2016-11-04约3.56千字共3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结论1】改进后的原电池装置提高了能量转换率 ZnSO4溶液 CuSO4溶液 Zn Cu A CuSO4溶液 A Zn Cu 环节3:实验探究完善认识 硫酸铜 Cu Zn A ZnSO4溶液 CuSO4溶液 Zn Cu A 改进后的原电池装置还有什么优点? 【结论2】改进后的原电池装置化学能不会自动释放 【启示】氧化剂和还原剂不直接接触也能发生反应 改进 【结论1】改进后的原电池装置提高了能量转换率 环节3:实验探究完善认识 mA Cu Zn2+ Cu2+ SO4 2- SO4 2- Zn K+ Cl- Zn2+ mA Zn-2e-=Zn2+ Cu2++2e-=Cu 外电路 内电路 — 氧化 反应 盐 桥 还原 反应 + 负极 正极 环节3:实验探究完善认识 mA Cu Zn2+ Cu2+ SO4 2- SO4 2- K+ Cl- Zn2+ Zn mA 外电路 内电路 — 氧化 反应 盐 桥 还原 反应 + 负极 正极 环节3:实验探究完善认识 第三次理论分析:电流产生动因,突破局限性 请将氧化还原反应 Cu+2Ag+ = Cu2++2Ag 设计成一个能产生稳定电流的原电池装置,并写出两个电极上的电极反应。 (1)装置可采用烧杯和盐桥 (2)注明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 (3)注明外电路中电子的流向 (4)写出两个电极上的电极反应 提 示 与 要 求 AgNO3 Cu Ag CuSO4 A 环节4:深入分析理论提升 环节4:深入分析理论提升 ZnSO4溶液 CuSO4溶液 Zn Cu A AgNO3 Cu Ag CuSO4 A 原电池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依据,使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不同区域内进行,再以适当的方式连 铜半电池反应(负极): Cu - 2e- = Cu2+ 氧化反应 银半电池反应(正极): 2Ag+ + 2e- = 2Ag 还原反应 总反应: Cu + 2Ag+ = Cu2+ + 2Ag 锌半电池反应(负极): Zn - 2e- = Zn2+ 氧化反应 铜半电池反应(正极): Cu2++ 2e- = Cu 还原反应 总反应: Zn + Cu2+ = Zn2+ + Cu 环节4:深入分析理论提升 原电池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依据,使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不同区域内进行,再以适当的方式连接起来,从而获得更稳定更持续的电流。 完善知识体系,建立原电池思维模型 形形色色的电池 KOH溶液 CH4 O2 H2O a极 b极 笔记本电脑 专用电池 我们的收获 我更深入地理解了原电池的原理及其应用 生活→化学 总结反思 我知道了可以从化学的角度分析生活中的各种电池。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原电池 一、设计原电池 二、体验原电池 三、完善原电池 四、应用原电池 A Zn Cu CuSO4溶液 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科学探究 形成方法 整合知识 柠檬电池、锌铜电池 分析、讨论、实验 确定盐桥双液电池 归纳提升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问题一:锌片上有铜析出 问题二:电流不稳定 四、实施后的反思 创设情境(柠檬电池) 应用原电池 回顾复习原电池 发现问题、改造原电池 微观分析反应原理 原电池工作原理(实质) 活动线(明线) 知识线(暗线) 设计、体验原电池 完善原电池 四、实施后的反思 四、实施后的反思 不足之处: 1、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太口语化的东西,有些原理 没有分析清楚透彻。 2、电极反应的书写还不到位,下节课需进一步落实。 3、在有些知识的处理上还存在理解上误区, 在以后的学习中多向同行们学习请教,在工作之余,多研读教学参考,认真备好每堂课,多总结,多反思。 * Content Layouts 说课稿网站 全力打造专家级的说课稿资源站 说课稿网站 全力打造专家级的说课稿资源站 说课稿网站 全力打造专家级的说课稿资源站 说课稿网站 全力打造专家级的说课稿资源站 说课稿网站 全力打造专家级的说课稿资源站 说课稿网站 全力打造专家级的说课稿资源站 第四章 第一节 原电池 复习单液原电池 发 现 问 题 引出双液原电池 原电池工作原理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深化认识 优化思维品质 1 对教材和学情的思考 4 2 3 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实施后的反思 必修2 双液电池 工作原理 选修4 1. 对教材的思考 负极 电解质 正极 化学电源 工作原理 铜锌原电池 工作原理 2. 对学情的思考 已有基础:对原电池原理有初步认识;具有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 局限认识:氧化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