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一).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概述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人类,特别是中年以后 常见心血管病,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 发病因素,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类 调脂药物。 目前国内现有他汀类药物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 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 以及匹伐他汀。 他汀类药物药理作用 他汀类药物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此类药物通过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 HMG-CoA )还原酶,阻断细胞内羟甲酸代谢途径,是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从而反馈性刺激细胞膜表面(主要为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数量和活性增加,使血清胆固醇清除增加、水平降低。他汀类药物还可抑制肝脏合成载脂蛋白B-100,从而减少含甘油三酯、脂蛋白的合成和分泌。 常见他汀类药物的异同点比较 1.药动学 结构特点 常见他汀类药物的异同点比较 1.药动学 结构特点 常见他汀类药物的异同点比较 1.药动学结构特点 水溶性他汀 水溶性他汀有两种药物,普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与脂溶性他汀相比, 水溶性他汀对肾上腺、性腺、心脏、大脑等部位的胆固醇合成影响极低, 仅选择性作用于肝脏抑制胆固醇的合成,因此,既有效的降低了血清胆 固醇的水平,又避免了对肝外组织的不利影响,防止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 脂溶性他汀 西立伐他汀、洛伐他汀、辛伐他汀的环链上都是甲基,因此具有高度亲 脂性。脂溶性他汀能够穿过全身各组织细胞的脂质层,对所有细胞发挥 抑制胆固醇合成的作用,因此引起肌酶升高的可能性明显高于水溶性他汀。 普伐他汀与其它他汀类药物不同,其开环的环状部分含有一个羟基, 因而成为亲水性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常见他汀类药物的异同点比较 1.药动学结构特点 脂水双溶他汀 阿托伐他汀是由共价连接三个芳香结构(苯环)的吡咯环组成。 西立伐他汀的撤市后,美国FDA对辛伐他汀的肌肉安全性提出警告, 使人们认为,脂溶性他汀存在更多肌肉安全性问题。但脂溶性的阿 托伐他汀有较好的肌肉安全性,这与其独特的分子结构有关。阿托 伐他汀的苯环结构在CYP450酶的作用下发生羟基化生成的邻/对位 羟基活性代谢产物,增加了阿托伐他汀的水溶性。脂溶、水溶的平衡, 减少了脂溶性他汀细胞膜相关的肌肉安全性问题。 2.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幅度特点 根据循证医学的证据,LDL-C 是调脂治疗的首要目标,多项随机 双盲一级和二级预防临床试验表明,他汀类药物能够有效降低 LDL-C 水平,随着 LDL-C 水平幅度降得越低,药物疗效越好, 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越低。 对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 LDL-C 的目标值<2.6 mmol/L(100 mg/dl)。 对于极高危患者(确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治疗目标 LDL-C<1.8 mmol/L(70 mg/dl)。 注:高强度:他汀类每日剂量降低 LDL-C ≥ 50%; 中等强度:他汀类每日剂量降低 LDL-C:30%~50%; 低强度:他汀类每日剂量降低 LDL-C<30%。 3. 他汀类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他汀类与氯吡格雷的相互作用 氯吡格雷在肝脏经 CYP2C19 及 CYP3A4 代谢为活性产物后,才能 发挥抗血小板活性。但临床上没有观察到这种作用对预后的影响。 因此两药可以联用。另外,有研究表明,氯吡格雷和他汀类药物 联用对非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者可产生有益的协同作用。 他汀类与华法林的相互作用 华法林主要由 CYP2C9、CYP3A4 和 CYP1A2 代谢,可能与他 汀类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因此他汀类药物与华法林联用时,应适 时监测患者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相应调整药物。相对来 说,氟伐他汀与华法林相互作用最大,应避免联用。 他汀类与钙拮抗剂的相互作用 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地尔硫卓和维拉帕米是 CYP3A4 抑制剂,但目前研究认为两者合用较为 安全。但建议服用氨氯地平的患者,一天服用辛 伐他汀的量不得超过 20 mg。 他汀类与抗抑郁药的相互作用 氟西汀、氟伏沙明、奈法唑酮、舍曲林抑制 CYP3A4 酶。 如必须应用抗抑郁药,可选择不抑制 CYP3A4 通路的帕 罗西汀或文拉法辛。或者选用不经 CYP3A4 代谢的他汀 类(氟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普伐他汀)。 他汀类与胺碘酮的相互作用 胺碘酮是 CYP3A4 的强抑制剂。服用胺碘酮时, 如果必须应用他汀类药物,可选择普伐他汀或 瑞舒伐他汀。 他汀类与贝特类药物的相互作用 他汀类药物可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而贝特类药物 可降低甘油三酯水平, 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但两类药物 均可致肌病发生,联用可能导致该不良反应叠加,故需谨慎联用。 不建议吉非贝齐与他汀类联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