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短轨线路低塌接头病害的综合整治.doc

发布:2018-09-04约3.18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短轨线路低塌接头病害的综合整治   【摘要】短轨接头是线路最突出的薄弱环节,短轨接头病害是诸多设备病害中的一大顽症,如何维修保养好短轨接头,整治消除接头病害,始终是铁路工务部门研究讨论的课题之一。当前我国大部分线路都为短轨有缝线路,并且当前接头病害已经逐渐显现,本文结合对线路接头状况的调查,对接头病害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整治措施。   【关键词】短轨线路;低塌接头;病害;整治   前言   钢轨接头是线路的薄弱环节,混凝土轨枕线路更为严重。机车车辆的轮对通过接头时,因其不平顺而产生剧烈振动,加速线路状态的变化,以致形成接头病害。接头病害产生之后,又进一步加剧机车车辆轮对对线路的破坏作用,互为因果,使病害发展变化加速。在钢轨、道床和路基状态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混凝土轨枕线路接头比木枕线路接头变化快,各类接头病害产生周期短,发展迅速。如不从根本上整治病害,接头就很难维持正常工作状态,影响铁路运营。   1.低塌接头病害   低塌接头主要是指不稳定的接头,其主要是表现在轨面的渍塌,由于钢轨变形、低头、夹板弯曲,形成接头死坑,这种接头的病害已相当严重,属于设备病害的顽症。这种病害主要出现在捣固不良地段,尤其是在曲线下股。   钢轨接头病害的产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轨道接头存在结构上的不平顺,这就导致轮轨之间产生较大的附加动力作用。过大的附加动力作用又促使不平顺的发展和附加动力的增长,同时也就促进了接头病害的发展,可见,钢轨接头病害的发生与发展是相互作用的。由于养护不当也会促使接头病害的产生。   2.低塌接头病害的形成原因   2.1结构不平顺   钢轨接头在结构上的不平顺,指的是接头轨缝:车轮在钢轨的输出端时,邻接钢轨的接受端有抬高的趋势,形成台阶;荷载下钢轨接头的挠曲不是连续曲线,而是折线。当折角,轨缝,台阶三个因素同时出现,都将产生轮轨冲击,从而增大接头处得附加阻力。   2.2附加不平顺   这是在运营过程中形成的以下情况都能形成:结构薄弱、轨面不均匀磨耗、弹性不足。   2.3动态不平顺动态不平顺   其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轨道弹性不均匀和荷载波动,轮轨接触点轨迹呈波浪形不平顺;另一种是线路存在暗坑吊板和道床不均匀弹性下沉。线路的动态不平顺加剧了列车在运行中的冲击和振动。有时使用厚度不等、弹性不均匀的轨下垫板以及线路养护质量不良,都加剧了轨道动态不平顺。   2.4铁路线路大,运行中容易造成低塌接头病害   我国的铁路线路大,而长长的钢轨是由短轨连接起来的,所以接头就使得钢轨的连续性受到影响,并且列车的负重较大,虽然可以保证轨道的几何行位不受破坏,但是接头部分会受到冲击,根据实测的资料显示,在接头处车身晃动可能会产生四五倍的荷载,这样就会使得接头的变化加快,从而出现病害。接头遭到破坏的的过程是先呈现低凹、空吊板,这样就会加大冲击附加动力,造成钢轨、夹板变形。轨缝造成车轮瞬时悬空,出现碰撞现象,在突然加大对驶入端的冲击作用下,轨道发生强迫震动,轨道的缝隙越来越大,变形加快,逐渐出现接头低塌,如果不及时维修将会造成钢轨变形。这样就容易造成车身晃动,车轮会不断的加大接头钢轨的附加冲击力,使得接头病害加重,形成恶性循环,这样也会使得接头处的钢轨、夹板越过弹性变形的界限,这样就会出现永久的塑性变形,这也就造成了低塌接头病害。   3.短轨线路低塌接头病害的综合整治措施   3.1做好夹板弯曲产生低接头的整治工作   (1)垫板倒换整治.在炎热天气,分别在接头处4-6根轨枕处垫上3-5MM垫板,经过7天左右,小腰垫板压实后,把3-5MM垫板换成8-10MM垫板,最后撤除垫板,在接头8根轨枕范围内进行清筛起道,接头起高10-12MM,在从两端小腰向接头加强捣固,做好顺橇.经过列车碾压后再加强一次捣固,并夯实.这样反复数次,就可以整平接头.   (2)在Ⅰ型、Ⅱ型水泥枕线路地段,在接头处更换2-4根Ⅲ型轨枕,增加线路承载能力.   3.2做好钢轨接头上下左右错牙的整治工作   (1)、更换钢轨完毕后要进行焊补或打磨,使新旧钢轨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2)、更换接头枕木要两根同时更换,以免使钢轨受力不均产生错牙。   (3)、捣固时接头枕木要捣固均匀。   (4)、经常保持接头螺栓扭矩达到规定要求。   (5)、左右错牙要根据错牙大小、扣件作用况态、接头两端轨距大小等情况采取加垫片、相应开发丝胶垫、改道等方法进行整治。   3.3加强轨道复合不平顺的控制,减少车身晃动   通过在现场对多次晃车仪病害的复核,轨道单项几何尺寸很少有超限的,但均存在小值的各种几何尺寸、状态不良复合在一起的现象,这些复合不平顺的存在,就是产生III级偏差晃车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日常养护维修,设备检查时,一定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