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年中国非接触式体温计行业发展监测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docx

发布:2025-01-17约1.45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1-

2025年中国非接触式体温计行业发展监测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一、行业现状分析

(1)近年来,随着全球公共卫生事件的频发,非接触式体温计行业在中国得到了迅速发展。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非接触式体温计市场规模已达到数十亿元,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元。这一增长得益于公共卫生需求的提升以及技术创新的推动。以红外线非接触式体温计为例,其准确性和便捷性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在产品类型方面,中国非接触式体温计行业涵盖了红外线、超声波、激光等多种技术。其中,红外线体温计凭借其快速、非接触、易操作等特点,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以某知名品牌为例,其红外线体温计在疫情期间销量激增,单月销量达到百万台。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化的非接触式体温计逐渐成为市场新宠,如带有数据记录和远程传输功能的智能体温计。

(3)在产业链方面,中国非接触式体温计行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包括上游的传感器、芯片等核心部件生产,中游的体温计组装,以及下游的销售和服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日益紧密,共同推动行业快速发展。例如,某传感器生产企业与体温计制造商合作,共同研发出具有更高精度和更稳定性能的体温计产品,进一步提升了行业竞争力。

二、市场发展监测与趋势分析

(1)市场需求方面,非接触式体温计市场在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显著增长,2021年市场增长率预计达到20%以上。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对体温检测的需求持续存在,预计未来几年市场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

(2)技术创新方面,非接触式体温计正朝着更高精度、更快速、更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例如,采用高精度红外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算法的体温计,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提供更准确的体温读数。此外,结合物联网技术的体温计可以实现远程监测和数据共享,提高公共卫生管理的效率。

(3)竞争格局方面,中国非接触式体温计市场集中度较高,主要市场份额被几家大型企业占据。随着新进入者的增多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行业内部竞争将更加激烈。同时,国际品牌的进入也将对中国本土企业构成一定的挑战,但同时也将推动本土企业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三、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建议

(1)针对中国非接触式体温计行业的发展,制定长远的发展战略规划至关重要。首先,应加强基础研发投入,提升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议政府和企业共同设立研发基金,鼓励产学研结合,推动红外传感器、芯片等关键部件的技术突破。同时,应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形成产业集群效应,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2)政策建议方面,应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税收优惠、资金支持、人才引进等,以促进非接触式体温计行业的发展。具体措施包括:对从事体温计研发和生产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鼓励企业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此外,应加强与国际先进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行业转型升级。

(3)在市场拓展方面,应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扩大非接触式体温计的应用范围。一方面,国内市场应注重产品多样化,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如家庭、学校、医院等;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市场,通过参加国际展会、建立海外销售网络等方式,提升中国非接触式体温计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中国非接触式体温计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