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掌握光比拍出自然的人像照片.docx

发布:2017-04-20约2.31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掌握光比拍出自然的人像照片  HYPERLINK /danfanrumen/6073.html \l respond 0 2013/02/08 ?? HYPERLINK /tag/%e6%91%84%e5%bd%b1%e5%85%a5%e9%97%a8/ 摄影入门 一般玩家在以闪灯进行补光时,均是使用TTL 模式居多,且成像大多也都令人感到满意,不过由于TTL 是以相机测得被摄主体的反光量作为补光依据,因此有时会因环境因素或人为操作不当,而导致主体曝光正确,但背景却偏暗的情况发生。本次的闪灯教学专栏将探讨主体与环境的光比控制,让玩家在用光拍摄场合上能有更灵活的运用。 若想要让整张照片能有更精准的曝光效果,如何有效控制主体与环境两者的光比,便是玩家首要学习的课题,所以在开始之前,要先了解光圈、ISO与闪灯的之间关系。 ▲光比是掌握影像立体度的重要关键。 光圈与闪光灯 我们都知道光圈是用来控制画面景深程度,但它也是决定镜头进光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快门速度和ISO感光度皆固定的情况下,光圈大小和进光量的关系是成正比,也就是说当光圈越大时进光量会越多,整张照片(主体和背景)也就越明亮,而光圈缩得越小,则会越显得曝光不足。读者可以试着想像,在相同开启时间(快门)下,将水管的孔径(光圈)开大和转小,所得到的结果会是不同的,而从右侧的图例可得知,当维持相同的快门和ISO感光度,照片整体的曝光量会随着光圈大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光圈F2.8。 ▲?光圈?F8。在闪灯出力(1/16)、快门(1/200秒)和ISO(200)皆固定的情况下,光圈越大,照片整体的曝光量也就会越明亮。 ISO感光度与闪光灯 在了解光圈基于闪灯的影响后,接下来来谈谈ISO 感光度。ISO 对于闪灯的运用则是相当有趣的一项因素,因为ISO 感光度和GN值(闪灯出力指数)有很大的关系,当ISO 越高,其闪灯的GN 值也就越大,而这其中有固定的系数可参考(如表格)。 ISO100200400800160032006400GN系数11.422.845.68ISO感光度系数 以Canon Speed??lite 600EX-RT为例,其闪灯全出力的最大GN值为60(ISO100),当把ISO调高至200时,全出力的GN值就???变成84(60×1.4),ISO设为400时,则变成12(60×2),以此类推!所以由此可得知,ISO 高低是决定闪灯的出力程度,也就是当ISO 越高时,闪灯能照射到的距离也就越远。 ▲ISO100。 ▲ISO800。当ISO感光度越高时,闪灯出力会越大,其照亮的距离也就越远。 快门与闪光灯 无论是闪灯、棚灯或是外拍灯,所打出的光都是属于「瞬间光」,和阳光、日光灯、台灯等「持续光」不同,两者最大的差异在于,由于「瞬间光」远比相机快门开启的时间还要短暂许多,再加上已先决定好的光圈大小,所以当闪灯发光的刹那,就已决定主体的曝光量,因此在快门帘尚未完全关闭之前,剩下的时间都是在进行除了主题之外的曝光,读者可从上图中清楚看出其结果,快门速度只会对背景光的明暗有所影响。 ▲1/200秒。 ▲1/60秒。 该用什么模式拍照? 相信玩家一般在拍照时,均习惯以光圈先决(A)模式为主,但若要精准的控制主体与环境的光比关系,建议不妨试着以全手动(M)模式来拍摄。原因在于在M模式底下,所有的拍摄参数皆由玩家自行决定,因此对于控制画面的光比控制将能有更大的弹性。 ▲相机模式转盘上的M,代表全手动模式。 TTL 模式 前面提到,由于TTL 模式是以被摄主体的曝光为优先考量,所以在此模式下,无论如何变更光圈值,均不会影响到被摄主体的曝光效果,闪灯将会自动调整出力,让主体获得最正确的曝光,因此这个时候变动光圈值,只会影响画面的景深,和背景的明暗程度而已。 光比控制实例 在了解了曝光参数和闪灯之间的关系后,接下来就以实际范例来说明常见的两种不同环境下,该如何利用闪灯拍出主体和背景皆清楚的照片。 场景一:背景亮主体暗 假日和好友相约在咖啡厅聚会享用下午茶,落地窗洒进来的自然光令人感到无比舒服。这时的你要帮友人拍张照留念,于是拿起相机构好图就按下快门。从LCD发现画面中友人的脸似乎过暗,原来是主角身后的大片户外光源影响了测光系统,进而导致相机误判,所以采用适当的测光模式后接着再拍一张,结果虽然主角的脸部已曝光正常,但背景却也变得过曝。要克服这样的问题其实很简单,玩家只要先对着主体身后的背景测光并试拍,以确保能背景能有正确的曝光之后,接着便固定此参数并开启闪灯以TTL模式对主体补光,如此便能得到主体与环境光比平衡的影像作品。 ▲未使用闪光灯补光。 ▲在逆光环境下若想拍出主体与背景都曝光正常的照片,只要对着背景测光,然后再用闪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