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政治哲学会考.doc

发布:2017-01-12约4.68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分为:1.辩证唯物主义(主要)。2.历史唯物主义(打酱油) 辩证唯物主义含有3个主要内容:1唯物论 2辩证法 3认识论 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任何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 方法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一.唯物论 1.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世界观)(重点) ————》一切从实际出发(方法论) 物质的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意识具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运动和静止(世界观)没有方XX,不太考 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 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 形而上学:夸大静止 诡辩论、相对主义:夸大运动的绝对性。 3.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世界观)(重点)————》实事求是(方XX) 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科学认识的任务是:揭示物质运动的规律。 探索规律是一个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过程。 任何本质都要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任何现象也都是本质在某一方面的表现。 现象是变动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活动;实践是自觉、能动的活动;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 实践有三种基本形式:生产实践、调整、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生产实践:人与自然关系;调整与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科学实验:从物质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 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来自于直接经验(考试常用)否认实践是知识的来源,就会陷入唯心主义 感性认识(初级)---》理性认识(高级):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要从感性上升到理性:1.掌握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2.所获得的感性材料必须合乎实际3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寻求真知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的过程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1.人的认识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2,人们的认识是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只有实践的结果才能检验主观的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性是辩证统一的: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2.发挥主观能动性又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反对:宿命论+唯意志论 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概括(你懂的) 二.(唯物)辩证法:联系+发展+矛盾(重点) 1.联系的观点: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界观)——》用联系的观点观察问题。(方法论) 联系:指一切事物之间一起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作用。 联系有3个特性:1.普遍性 2客观性 3多样性 用联系的观点来看问题: 正确把握因果联系。(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处在因果链条的连结之中) 正确把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它不能同时又是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的功能之和)(办事情要从整体出发统筹全局;也要重视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2.发展的观点: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世界观)——》用发展的观点观察问题(方XX) 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实践中要坚持适度的原则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两边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 1.前进性是事物发展的总方向: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3.新事物发展的到大陆是曲折的。 4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普遍规律(有点霸气侧漏) 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 3.矛盾:(重点)———》用矛盾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 1普遍性与特殊性(世界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XX) 2内因与外因 3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两点论+重点论 4主要方面与次要——》两点论+重点论(抓重点,主流) 什么是矛盾? 回答: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有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连结的:普遍性寄寓于特殊性中,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2.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3.普遍性和特殊性可以互相转化: 二.内因和外因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秒杀!) 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区分特点:一对多!!!;事物的发展过程) 主要矛盾起着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反过来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