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实用机械工程材料及选用教学课件作者张正贵第2章纯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完成课件.ppt

发布:2016-12-28约3.44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第2章 纯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 晶体和非晶体概念介绍 2.1 纯金属的晶体结构 2.1.1 晶体结构 晶体结构、晶格、晶胞、晶格常数 2.1.2 常见的晶格类型 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和密排六方晶格 1、体心立方晶格(如图) α﹣Fe(﹤912℃ 的纯铁)、铬(Cr) 2、面心立方晶格(如图) γ﹣Fe(912℃~1394℃ 的纯铁)、铝(Al)、铜(Cu) 3、密排六方晶格(如图) 镁(Mg)、镉(Cd)、锌(Zn)、 4、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 (1)晶面指数 晶体中各方位上的原子面称晶面,表示晶面 的符号称为晶面指数。 (2)晶向指数 各方向上的原子列称为晶向,表示晶向的符 号称为晶向指数。 2.1.3 金属晶体结构的缺陷 1.点缺陷   点缺陷是指在空间三维尺度上都很小的,不超过几个原子直径 的缺陷。主要的点缺陷有空位、间隙原子和置换原子。 ◆剧烈的冷加工可使位错密度大大提高,提高材料强度。 2.2 合金的晶体结构 2.2.1 合金的基本概念 合金、组元概念。工程上常用的铁碳合金(即碳钢和铸铁)铜 镍合金(白铜)、铝锰合金(防锈铝) 2.2.2 合金的结构 1、固溶体 合金组元之间形成的一种性能均一、且结构与组元之一相同的 固相称为固溶体。与固溶体晶格相同的组元为溶剂,一般在合金中 含量较多;另一组元称为溶质,一般在合金中含量较少。 ◆有限固溶体和无限固溶体 ◆间隙固溶体与置换固溶体 ◆固溶体的性能 固溶体随着溶质原子的溶入而发生晶格畸变。 2、金属化合物 1)间隙相 当非金属原子直径与金属原子直径之比﹤0.59时, 形成具有简单晶格的间隙化合物,称为间隙相。间隙相具有金属特 性,有极高的熔点和硬度,非常稳定;它们的合理存在,可有效地 提高钢的强度、热强性、红硬性和耐磨性,是高合金钢和硬质合金 中的重要组成相,例如,W2C、VC、TiC、WC等。   各种间隙相的硬度和熔点介绍如下:TiC 2850HV、3080℃; VC 2010HV、2650℃;WC 1730HV、2785℃。   2)复杂结构的间隙化合物 当非金属原子直径与金属原子直径 之比﹥0.59时,形成具有复杂结构的间隙化合物。钢中的Fe3C、 Cr23C6、Fe4W2C、Cr7C3、FeB、Fe2B等。复杂结构的间隙化合物 也具有很高的熔点和硬度,但比间隙相稍低些,在钢中也起强化作 用。具有复杂结构的间隙化合物Fe3C的晶格结构如图2-14所示。   各种具有复杂结构的间隙化合物的硬度和熔点介绍如下: Fe3C 800 HV、1227 ℃ ;Cr23C6 1650 HV、1577 ℃。 图2-2 体心立方晶格的晶胞示意图 a)钢球模型 b)质点模型 c)晶胞原子数   (1)晶格常数及几何特征:a=b=c,α=β=γ=90°, 其中晶格常数为正方体的边长;   (2)晶胞中原子数:1/8×8+1=2 ,即2个原子;   (3)原子半径:体心立方晶胞中原子相距最近的方向是体对 角线,所以原子半径与晶格常数a之间的关系为:                    a (4)致密度:晶胞中所包含的原子所占有的体积与该晶胞体 积之比称为致密度(也称密排系数)。为 68%;   (5)配位数:配位数为晶格中任1个原子相距最近且距离相等 的原子数目。体心立方晶格的配位数为8。(返回) 图2-3 面心立方晶格的晶胞示意图 a)钢球模型 b)质点模型 c)晶胞原子数   (1)晶格常数及几何特征:a=b=c,α=β=γ=90°, 其中晶格常数为正方体的边长;   (2)晶胞中原子数:4个原子;   (3)原子半径: a (4)致密度: 74%;   (5)配位数:12 (返回) 图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