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合成工艺..ppt
均温操作,减少了对催化剂的热应力,从而提高了它的使用寿命;单位体积催化剂床层的传热面积相对较大,床层温差变化小,操作较平稳。
主要缺点:结构复杂,加工制造困难,焊点较多,易泄漏;由于冷管束的存在,催化剂装填均匀度难以保证。另外,由于该类型塔为全轴向塔,因此塔阻力较大,大型化的潜力相对较小。主要优点:(4)轴径向多层绝热式甲醇合成反应器间接换热与直接换热相结合,轴向流与径向流相结合。在催化剂床层的一、二段之间采用直接换热式,提高了换热效率,简化了结构;在催化剂床层的二、三段及三、四段之间采用间接式换热,避免了冷激式换热对反应气的“冲稀”作用,提高了合成率;在反应器内气体的流动方式上,采用轴向流与径向流相结合的特点,使整塔的阻力仅为全轴向合成反应器的40%~60%。没有冷管、运行周期长:反应器寿命比冷管型高一倍以上生产弹性大单塔生产能力大,特别适用于装置大型化易于实现多个反应器串联、降低工程投资2.7关于补碳CO+2H2=CH3OHCO2+3H2=CH3OH+H2OH2/C=2成分CH4COH2CO2组成/%24~285~754~591~3H2/C=5.5H2/C=4左右2碳不够,氢过剩补碳补碳的方法加入CO2加设煤造气装置,以氧为气化剂,制取富含CO和CO2的煤气与附近钢厂高炉煤气混合思考题以焦炉煤气为原料生产甲醇,为什么会涉及到补碳问题?补碳方式有几种?2.8安全基本知识焦炉煤气: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甲醇:易燃易爆、有毒过程:检修人员在切割过程中,分离器轻微晃动,有少量甲醇从排液管线法兰口流出,飞溅的焊花引燃甲醇,设备内部发生爆燃。原因分析:检修前,操作人员考虑不周,思想麻痹大意,设备及管线清洗置换留有“死角”,这是主要原因。切割前作业人员准备不充分,缺乏对作业环境全面地了解,盲目作业,也是原因之一。预防措施:加强操作人员的教育加强检修作业人员的培训学习,学习安全防护知识。甲醇分离器爆炸事故分析事故案例1.从压缩机密封系统来的密封油气混合物进入油气分离器,分离出的气体(煤气)进入压缩机,分离出的油进入油箱,溶解在油里的蒸气随放空管进入大气。由于当时油气分离器液位低,导致大量合成气进入油箱,随放空管进入大气遭雷击而发生着火事故。2.由于放空管没有单独避雷设施而遭受雷击,也是发生此次着火事故的重要原因。该厂采取的避雷措施是压缩机厂房上安装避雷带,也借助附近精馏塔上的避雷针进行防雷。由于放空管超过避雷带高度,而精馏塔上的避雷针又不能覆盖放空管,2项措施均未起到作用(后查相关规定所得),因此引发着火事故。
甲醇合成循环压缩机放空管着火事故分析防范措施1.加强巡检,确保油气分离器在工艺指标范围内运行,发现异常马上处理,杜绝合成气向空气中大量排放。?
2.按标准正确设置避雷装置。按防雷的基本措施对全厂避雷装置进行检查,对防雷的薄弱环节进行了改造,增设高性能的避雷器。?强烈的爆炸声响彻方圆数公里。所幸当时车间内外无人,没有人员伤亡。消防官兵及时救援,避免了爆炸的再次发生。据消防部门介绍,爆炸起火的是甲醇生产车间的放空塔,爆炸发生后,厂房周围的玻璃破碎,放空塔上的烟囱燃烧,火苗烘烤着放空塔塔壁。湖北当阳一甲醇车间爆炸二甲醚与石油液化气性质比较我国资源与能源状况矿业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五位人均产量居世界第53位2/3矿种短缺化石资源:原油储量占世界的2.43%天然气储量占世界的1.20%煤储量为世界人均的45%淡水资源:相当世界人均的1/4,居世界第110位2.3.1脱硫工艺焦炉气中含无机硫20mg/Nm3,有机硫400mg/Nm3,且有机硫形态复杂,湿法脱硫难以将有机硫脱除,为此采用干法脱硫。一级加氢转化精脱硫二级加氢转化粗脱硫氧化锌法氧化锌为主体,其余为三氧化二铝,还有的加入氧化铜、三氧化钼、二氧化钴和氧化镁、氧化锰等以增进脱硫效果。氧化锌含量在80%一90%,一般制成3—6mm的球状、片状或条状.呈灰白或浅黄色。常用的型号有T302、T304、T305等。管式加热炉和转化炉废热锅炉甲醇合成反应须在催化剂存在下,在高温(240-400℃)和高压(5MPa)下进行。即使这样的条件下,甲醇合成反应的收率也只有5-10%。合成气的循环使用,且在循环前须将甲醇分离下来。循环机的使用压缩机与循环机合而为一合成反应器气气换热器废热锅炉水洗塔水冷却器焦油过滤器活性炭预脱硫铁钼加氢转化中温氧化铁脱硫钴钼加氢转化中温氧化锌脱硫焦炉煤气去转化预热器一级加氢转化二级加氢转化铁钼转化法铁钼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