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正常新生儿的生理特点.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正常新生儿的特殊表现 9.红色尿:生后2-5天的新生儿可以于排尿时啼哭并见尿液染红尿布,这与白细胞分解较多使尿酸盐排泄增加以及小便较少有关,持续数天后消失。 10.乳腺肿大和假月经:男女新生儿生后4-7天均可有乳腺增大,2-3周消退,切忌挤压以免感染。部分女婴出生一周末阴道有血样分泌物,是由于在宫内受母体激素影响,出生后母体雌激素影响中断所致,无需处理,数天后消失。 正常新生儿的特殊表现 11.毛细血管瘤:正常新生儿可发生,或生后1-2月出现。大小如米粒或草莓状,突出皮肤,色鲜红,常分布于头、面、颈、肩、躯干及四肢,呈单个或多发性。在1岁内有增大趋势,1岁后多稳定,如无外来损伤,一般6-7岁可自愈。 学习照顾小宝宝 1.室温在22℃ -27℃,空气流通,并须注意保持适当湿度。 2.生病患者不应接触、护理新生儿。 3.生后24小时后可以洗浴,每日温水洗浴,水温在37℃左右。脐带未脱落时应在洗浴后用75%酒精消毒脐窝并更换脐贴。 4.不建议使用爽身粉。 学习照顾小宝宝 5.如果是人工喂养,奶瓶应在用完后先用清水洗净,用专用的锅煮水沸后放进去再煮5分钟。不可以仅用清水洗后就再次给婴儿使用。 6.人工喂养的奶瓶应配用十字型奶嘴,用圆孔奶嘴喂养易出现溢奶、吐奶情况。 7.对有溢奶或少量吐奶的新生儿,多数可以通过调整睡姿及喂养方法来改善。吃奶后轻拍背的时间至少为20分钟。 学习照顾小宝宝 8.皮肤抚触:每日洗浴后可在室温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全身皮肤抚触,要用适量润肤油,力度轻柔。 9.睡眠时应采用仰卧位,可以减少婴儿猝死症的发生。清醒时则要有足够的俯卧时间,它会帮助婴儿发展力量和头部控制力。 家庭护理中常见的情况处理 1、吐奶或溢奶 吐奶指的是吃下的奶液由口中大口吐出、或鼻喷出,量较多。溢奶是指从口角缓缓流出少许奶液。吐奶如果发生在吃奶后1个小时,吐出物中可能带有乳块,一般为酸腐味。如果吐出物为恶臭带粪气味,应立即带去医院就诊,这有可能是肠梗阻的表现。 家庭护理中常见的情况处理 如果吐奶不严重,孩子奶量没有下降,在排除奶嘴问题后,可以先尝试体位疗法:用小被子叠成40厘米左右高度,婴儿由腰部以上置于小被子上呈斜躺姿势。并且在每餐奶后立起婴儿趴在照顾者的肩膀目上轻拍至少20分钟,大部分宝宝会打呃,这有助排出胃内气体。 溢奶采用的方法一样。 如果体位疗法无效,应寻求医生帮助。 正常新生儿的特点、护理和特殊表现 三亚市妇幼保健院 陈洁 宝宝从产房抱出来后我该做什么? 子宫羊水中的温度比外界高,所以刚出生的新生儿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头部。 回到母婴病房后可以先试喂葡萄糖水10毫升,没有频繁恶心/呕吐情况下,可以开始母乳喂养。如果母亲乳汁分泌尚不足,可以在吸吮母乳后再提供人工喂养。 注意观察宝宝第一次的大小便时间。 我怎么知道宝宝吃饱了? 当宝宝吃奶后可以安静入睡,不哭闹,就表明已经吃饱了。如果在入睡后不到1小时又开始哭闹,往往是奶量供应不足。 母乳喂养的婴儿是按需哺乳,不需要限制间隔时间。人工喂养的孩子一般间隔3小时喂1次。 宝宝一直在哭,他/她怎么了? 哭是婴儿与照顾者交流的一种方式,用来表达饥饿、寒冷、潮湿、疼痛、心理需求等。当照顾者与小婴儿相处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需求不同时哭声也会不同。 概念 1. 新生儿: 是指脐带结扎 到至生后28天内的孩子 2.婴儿:出生一年内的孩子。 3.幼儿:1-3岁的孩子。 正常新生儿的特点 一、生理解剖特点 1.新生儿在出生后已经可以看见东西,可以注视15-20厘米范围内的物体。婴儿喜欢看球形和发光的物体。 2.呼吸运动浅表,呼吸频率快(35-45次/分)。当快动眼睡眠相时,呼吸常不规则,可伴有3-5s的暂停。在非快动眼睡眠相时,呼吸一般规则而浅表。 正常新生儿的特点 3.大多数新生儿出生后不久便排尿,如果喂养不足,生后第一天可仅排少量的尿。93%新生儿在生后24小时排尿,99%在48小时内排尿。胎便多于生后12小时排出,如超过24小时未排胎便应注意有无消化道畸形。 4. 新生儿消化道特点 新生儿的胃最初只能容不足30毫升的流食,两周内可逐渐增到50毫升左右,新生儿胃容量小,胃的位置呈水平位,故常见新生儿哺乳后溢乳或吐奶。出生后12小时开始排出粪便,呈深绿色或黑色粘稠糊状,称为“胎便”,以后随着哺乳,转为过渡性粪便,逐渐转黄色,胎便约于3~4日内排尽。若出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