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降低盾构管片裂纹不合格率.doc

发布:2017-08-12约2.19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降低盾构管片裂纹不合格率摘 要 抚河盾构工程是西二线东段南昌-上海支干线的控制性工程之一,采用盾构隧道法进行穿越。EPC(设计、采办、施工)总承包方式,从设计施工采办策划到实施全过程,本文介绍了如何降低盾构管片裂纹的不合格率,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管片的质量。 关键词 盾构管片;混凝土;合格率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2-0151-03 1 项目概况 1.1工程简介 抚河盾构工程是西二线东段南昌——上海支干线的控制性工程之一,采用盾构隧道法穿越,水平长度1 069.25m。成型后隧道内拼装管片,其内径为Φ2 440mm,厚度为250mm。本工程共计生产管片6 300片(合计1050环)。 1.2参建单位 建设发包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分公司,总承包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监理单位北京兴油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1.3合同模式 由建设单位完成初步设计后,采用EPC(施工图设计、采办、施工)总承包方式,主要由管片生产、始发井、盾构法隧道、接收井、管道安装等组成。 2 项目特点 2.1按照业主的要求建设 以人为本、安全生产无事故、无污染、和谐工程,质量等级优良。 2.2管片生产特点 管片是隧道结构的主体构件,在隧道中起支护作用,承载外界地层土压力、地下水压力等。因此,管片直接影响隧道的整体质量和安全。 2.3管片生产存在的问题 自2011年4月11日管片生产以来,管片裂纹产生随产量增加频率有逐渐上升趋势。经检测及评估后,有部分管片裂纹宽度已超出《GB/T22082-2008》规范标准值0.20mm,严重影响了管片质量。 由上表可看出不合格裂纹管片有递增的趋势,为了保证管片质量,减少裂纹产生数量,QC小组将本次课题确定为:“降低盾构管片裂纹不合格率” 3 管片生产现状 根据现场调查和试验表明:混凝土施工、材料及配合比引起管片混凝土开裂的比例高达87%。因此重点从这两方面解决问题。 3.1控制指标 消除混凝土施工、材料及配合比这两个重要因素后,管片裂纹不合格率可降低至15‰×(1-87%)=1.95‰。依据上述计算,最终确定活动目标为:管片裂纹不合格率从15‰降低到2‰。 3.2 可行性分析 3.3原因分析 3.4 确定原因 3.4.1水化热过大 对现场使用的湖北华新牌PO42.5水泥与当地的江西洋房牌水泥进行了水化热对比分析试验。发现前者水化热产生过快、过高,会导致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内部结构出现拉应力,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纹。 3.4.2蒸养温度控制不规范 蒸养过程中混凝土内外温差最大达25℃,超过工艺要求的20℃,产生的拉应力致使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纹。 3.4.3钢筋笼保护层不够 依据《GB50446-2008》施工规范标准与设计图纸,对钢筋笼进行了现场跟踪检查。发现其保护层不足设计要求的30mm,因混凝土与钢筋收缩率不同,致使保护层不足处的混凝土出现裂纹。 4 应对措施 4.1制定对策 4.2对策实施表 实施一:加大掺合料用量,调整混凝土配合比。 通过对比,原华新水泥改用江西洋房牌PO42.5水泥,并将粉煤灰掺量控制在33%~36%,水灰比控制在38%~42%之间,能有效降低水化热。 效果检查:经试验,该配合比能有效延长混凝土硬化时间至3.5h,并将优化后的混凝土配合比送往第三方单位检测,管片强度和抗渗等级满足设计要求。达到了对策实施表中的目标,此对策有效。 实施二 :优化各时间段的温度控制工艺 将直线升温改成变速升温养护法,管片成型后预养2h,升温保持在2h内;升温至30℃~35℃保温2h;再快速升温至50±3℃;恒温2h;再缓慢降温。变速升温养护减少常规直线升温养护因温差引起的湿热破坏性裂纹,同时缩短蒸养工序时间。 效果检查:优化工艺后,采用变速升温法,混凝土内外温差最大为14℃。同时,每周安排专人抽查4次以上,满足对策实施表的目标。此对策有效。 实施三:加强钢筋笼检查力度,及时整改不符合项 再次对员工进行技术交底。同时,入模前对钢筋笼进行100%全检查,并填写检查记录。对不合格品进行及时整改等,保证钢筋笼入模保护层符合施工规范标准(30mm)。 钢筋笼入模检查 效果检查:统计6月~7月的检查次数,每周平均检查4.2次;浇筑前每片钢筋笼进行100%全检,钢筋笼保护层厚度满足30mm,并填写质量检查表,满足对策实施表中的目标。此对策有效。 5 效果检查 通过一系列对策实施,管片裂纹由实施前裂纹产生率15‰,降低到活动后的1‰,经过QC活动,达到活动预期目的。 6结论 通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