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针刺疗法.ppt

发布:2025-02-28约1.33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针刺疗法宣蜇人软组织外科学”创用软组织无菌性炎症致痛学说01创用了手术中发掘出的一系列规律性压痛点作为软组织损害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02研究和创用了腰脊柱“三种试验”检查03颈脊柱“六种活动功能结合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检查04创用三大治疗方法05痛则不松,不松则痛01原发因素02急性损伤后遗03慢性劳损形成04未知因素引起05继发因素06肌痉挛(早期继发因素的临床表现)07肌挛缩(晚期继发因素)08初期(银质针)09后期10发病机制11理论基础显著改善继发性肌肉、筋膜等组织变性和挛缩银质,导热较快(体外及与皮肤接触处100°体内的针身55°针尖40°)消除或改善原发性压痛点无菌性炎症病变针身较粗,更容易刺准压痛点,压伤、压毁肌附着处内的神经末梢并阻断化学性刺激向大脑的传导针身较软,不易折断促进血液循环治疗原理

(去痛致松,以松治痛)宁波陆氏骨伤(陆银华、陆云响)增加进针数、改进针刺方法---每个病变部位的进针数普及到接近手术松解完全彻底地消灭深层压痛点的要求针身直径1.1mm针体总长:1号24cm,2号21cm,3号18cm,1号16cm发展过程正确认识头颈背肩臂、腰骶臀腿痛等椎管外软组织损害的一系列有规律的敏感性压痛点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反应痛、传导痛、相关的传导征象正确掌握压痛点银质针针刺的技术操作12要点02010304直刺、斜刺、平刺钻刺(配合针尾的旋转)(一般禁用)骨膜下刺(抵达骨面后改作斜刺)围刺(围绕一个病灶,作扇面状多针斜刺或骨膜下刺)进针形式双手执针,一上一下,均在针身(针柄与针身交接处以下)01下方手指作用力大于上方手指,保证针体挺直而不变形02作小幅度提插法,以寻找针感强烈的病变区。针头找准高度敏感的压痛点引起特强针感,就是针法正确的重要标志,把此类压痛点加以消灭,就是治痛的关键所在03切忌在肌腹作大幅度提插04针刺操作多采用皮内局麻皮丘:可避免刺入时产生的局限性皮肤刺痛,避免艾球燃烧是过强热能产生的皮肤灼痛010203尽可能不用或少用传导麻醉禁用深层浸润麻醉麻醉方式腰脊柱“三种试验”检查脊柱侧弯试验俯卧腰脊柱伸屈位加压试验

(简称胸部腹部垫枕试验)胫神经弹拨试验解剖腰椎棘突呈水平状1L4棘突~两侧髂嵴最高点2骶椎棘突→骶正中嵴3髂后上棘髂嵴后端的突起两侧髂后上棘的连线平对S2棘突4竖脊肌在棘突两侧可触及的纵形隆起三列肌束:髂肋肌②最长肌③棘肌纵列于躯干背面,脊柱背侧沟内起点:骶骨背面以及髂嵴的后部止点:沿途止于椎骨和肋骨→颞骨乳突横突棘肌位于竖棘肌深面,背侧纵沟内01起于横突,斜向内上,止于棘突02浅层:半棘肌(跨越4-6个椎骨)03中层:多裂肌(跨越2-4个椎骨)04深层:回旋肌(跨越1个椎骨)05腰背部进针点腰上三角腰下三角髋臀部进针点臀大肌

臀中肌坐骨大切迹坐骨大切迹阔筋膜张肌臀小肌耻骨联合上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