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放站与分布系统培训教材(Part1分布系统及设计思路)(免费阅读).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5dB~20dB耦合器损耗 0.3dB 10 dB耦合器损耗 0.7dB 5 dB耦合器损耗 2.2dB 8D-SFAE软馈线4m损耗 ≈0.5dB(含接头损耗) (1)距天线20米处(A点)手机接收电 平应达到 -75dBm (2) 20米自由空间损耗:LD= 58.4dB (3) 室内隔墙的损耗及多径衰落余量: 20dB (4)天线口电平PR:3.4dBm 同轴腔体二功分器原理示意图 微带二功分电原理图 功率设计(二)--单个天线功率的确定 A 20米 功率设计(二)--传播模型的分析 一般常用自由空间损耗模型进行分析 该模型过于理想化 对该模型的修正 功率设计(二)--功率设计的修正 采用点源进行现场模拟测试,确定输入的功率 测试中应注意最远点和阻挡最大处场强的测试 模拟测试中注意人流量、环境等因素对测试的影响 注意:任何一个设计参数发生变化都要重新测试 功率设计(三)--平层总功率的确定(1) 功率设计(三)--平层总功率的确定(2) 功率设计(四)--主干线总功率的确定 主干线功率计算如平层,原理一样 将平层看成是“负载”或天线,根据各层功率需要选择功率器件 根据功率要求在适当位置增加干放等设备 功率设计(五)--修正 根据功率修正主设备的选用 根据功率要求修正无源器件的选用 根据功率要求修正走线路由 根据功率要求修正天线的选型 功率设计(六)--信号泄漏的分析 可能会引起越区覆盖 可能会引起同邻频干扰 适当调整安装位置 选择适当电路参数、辐射参数的天线 泄漏带来的超远距离覆盖问题 C A B A与C小区没有相邻关系,当用户从A到C小区时容易引起掉话。 泄漏的解决办法 解决方法一:降低功率 具体措施: BTS或有源设备功率降低 采用大耦合度的耦合器 加衰减器 泄漏的解决办法 造成的问题: 整体功率的降低,可能造成覆盖的不足 C/I的降低导致窗边小区选择困难,小区选择慢 空闲时窗边占用室外信号 通话时窗边占用室外信号 频繁的重选或切换会造成信令负荷过重甚至掉话 泄漏的解决办法 解决方法二:调整天线位置 具体措施:天线朝室内移动 造成的问题: 业主工作困难 窗边覆盖情况变差/小区选择困难/C/I降低 泄漏的解决办法 解决方法三:定向板状天线代替全向天线 具体措施:定向板状天线朝室内覆盖 造成的问题: 业主工作困难 天线安装位置受限 定向天线代替全向天线增加了投资 泄漏的解决办法 解决方法四:多天线低功率覆盖方式,保证覆盖的同 时控制了信号的外漏 造成的问题: 工程复杂 投资增加 泄漏解决方案 蓝色为天线安装位置 覆盖情况 泄漏解决方案 该测试点微蜂窝信号场强为:-64dBm并为主导小区 泄漏情况 该测试点微蜂窝信号已经不在小区列表中 全向天线改成定向吸顶天线后的泄漏情况 泄漏解决方案 这些措施都是一种折衷,都有其局限性 严格的方案设计是基础 周边的现网情况---载频、强度 今后可能的网络建设情况 建筑情况和周边环境情况 优化是一种辅助手段 高层切换/泄漏解决方案的总结 案例:高层室内系统的优化 广州中信广场/上海金茂大厦 二座大厦均坐落于繁华地区 分别是广州市/上海市最高楼 室内区域能接收到很多基站的信号且强度均较强 室内分布系统功率边缘场强均在-65dBm左右 存在问题:窗边无法通话(RxQual极差)/发起呼叫困难 原因:周边基站信号多且强导致室内C/I满足不了要求 整改办法:提高室内信号强度/低功率多天线/定向板状天线 效果:窗边网络质量有所改善,但产生了一些新问题 产生的新问题: -BTS输出功率受限,无法提高太多,部分区域改善不明显 -泄漏严重,对周边其它基站产生干扰 -投资变大 因此:满足信噪比要求和泄漏无法平衡 案例:高层室内系统的优化 案例:高层室内系统的优化 中信广场第二次整改方案: 将室内吸顶天线换成板状天线 板状天线安装在窗边,朝室内覆盖 多天线、低功率(多个板状天线替换一个吸顶天线) 整改效果:改善了窗边通话困难不能起呼的问题 存在问题:投资过大,整改费用150万 1、天线基本概念 天线的定义:能够有效地向空间某特定方向辐射电磁波或能够有效地接 收空间某特定方向来的电磁波的装置。 天线的功能:能量转换-导行波和自由空间波的转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