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设计计算公式.xls
试桩设计
Doc2
ξN
3.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计算(配筋率不小于0.65%)
W0
根
配筋率ρg
ft
VM
ah
Nk
An
Rha
N/mm
kN
2桩身强度设计值计算
N≤0.9φ(Apfc+A’sf’s)
φ
式中:N—轴向压力设计值(kN);φ—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稳定系数,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7.3.1条表7.3.1;
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Ap——构件截面面积;f’s——钢筋(HRB335)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A’s——全部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
fc(kN/m2)
f’s(kN/m2)
Ap(m2)
A’s(m2)
钢筋根数
桩直径(m2)
钢筋直径(m2)
N(KN)
标准值
KN
kN/m2
m2
Kn
kn
mm
mm2
n/mm2
⒈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计算
式中:Quk—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N);
u—桩身周长(m);
qski—单桩第i层土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Pa);
li—第i层土厚度(m);
qpk—持力层端阻力极限标准值(kPa);
Ap—桩身截面积(m2)。
u
qski
li
qpk
Ap
Ec
m
d0
αE
配筋计算
1.配筋率的计算
1.1桩身只受轴向压力且符合下公式
γ0
N
fc
1.2桩顶横向力符合下列公式
H1
αH
d
NG
ft
γm
由于上两式不同时成立,不采用构造配筋方法,又因本建筑物属一级建筑物,对抗拔和抗水平载荷能力要求较高,需按下式计算配筋率:
dcor
1、轴心受压
Acor
As
A
公式左边
公式右边
fy
N
公式右边
b0
EI
d
轴向压力设计值N
桩长L
水平力设计值
式中H1-桩顶横向力设计值(kN);
γ0-建筑物桩基重要性系数;
αH-综合系数(kN);
d-桩身设计直径(m);
NG-按桩顶永久荷载效应计算的轴向力设计值(kN);
f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kPa);
γm-截面抵抗矩的塑性系数;
A-桩身截面面积(m2);
建筑桩基重要性系数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折减系数
kn/m2
式中N-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KN);
γ0-建筑物桩基重要性系数;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A-桩身截面面积(m2)。
A
保护层厚度C
主筋直径
mm
箍筋直径
箍筋间距S
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y
N/mm2
主筋抗压强度设计值fy
fc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
主筋直筋
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ftk
主筋钢筋弹性模量Es
基本的结构构造设计参数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Ec
m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t
φ
l/d
式中φ-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稳定系数;
Acor-核心混凝土的面积;
dcor-核心混凝土的内直径;fy-纵向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取值为300N/mm2。
主筋根数
主筋的截面面积As
配筋率ρ
2轴心受拉
a按承载力计算
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