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与配合标准.ppt
标准代号的变化1《GB/T1800.1-1997极限与配合基础第1部分词汇》、《GB/T1800.2-1998极限与配合基础第2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本规定》、《GB/T1800.3-1998极限与配合基础第3部分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GB/T1800.1-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极限与配合第1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础一、概述第2页,共26页,星期六,2024年,5月《GB/T1800.4-1999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GB/T1800.2-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极限与配合第2部分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极限偏差表》标准代号的变化2第3页,共26页,星期六,2024年,5月标准内容变化概述“基本尺寸”改为“公称尺寸”;“上偏差”、“下偏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分别修改为“上极限偏差”、“下极限偏差”、“上极限尺寸”、“下极限尺寸”用“实际(组成)要素”、“提取组成要素的局部尺寸”代替“实际尺寸”和“局部实际尺寸”增加了“尺寸要素”、“实际(组成)要素”、“提取组成要素”、“拟合组成要素”、“提取圆柱面的局部尺寸”、“两平行提取表面的局部尺寸”等属于的引用第4页,共26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二、新标准解读1.尺寸要素featureofsize—由一定大小的线性尺寸或角度尺寸确定的几何形状。注:尺寸要素可以是圆柱形、球形、两平行对应面、圆锥形或楔形等。理解:尺寸要素可用于建立轴,中面,或中点;尺寸要素和尺寸有关。表面素线圆柱形球形两平行对应面圆锥形第5页,共26页,星期六,2024年,5月2.“轴”的定义新标准旧标准通常,指工件的圆柱形外尺寸要素,也包括非圆柱形的外尺寸要素(由二平行平面或切面形成的被包容面)通常,指工件的圆柱形外表面,也包括非圆柱形的外表面(由二平行平面或切面形成的被包容面)第6页,共26页,星期六,2024年,5月3.“孔”的定义新标准旧标准通常,指工件的圆柱形内尺寸要素,也包括非圆柱形的内尺寸要素(由二平行平面或切面形成的被包容面)通常,指工件的圆柱形内表面,也包括非圆柱形的内表面(由二平行平面或切面形成的被包容面)第7页,共26页,星期六,2024年,5月4.公称尺寸新标准旧标准公称尺寸基本尺寸由图样规范确定的理想形状要素的尺寸。注:通过它应用上、下极限偏差可计算出极限尺寸通过它应用上、下极限偏差可计算出极限尺寸的尺寸第8页,共26页,星期六,2024年,5月5.提取组成要素的局部尺寸新标准旧标准提取组成要素的局部尺寸局部实际尺寸一切提取组成要素上对应点之间距离的统称。可以简称为提取要素的局部尺寸一个孔或轴的任意横截面中的任一距离,即任何两相对点之间测得的尺寸第9页,共26页,星期六,2024年,5月6.极限尺寸新标准旧标准尺寸要素允许的尺寸的两个极端。提取组成要素的局部尺寸应位于其中,也可以达到极限一个孔或轴的尺寸的两个极端。实际尺寸应位于其中,也可以达到极限尺寸第10页,共26页,星期六,2024年,5月7.上极限尺寸新标准旧标准上极限尺寸最大极限尺寸尺寸要素允许的最大尺寸孔或轴允许的最大尺寸第11页,共26页,星期六,2024年,5月8.下极限尺寸新标准旧标准下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尺寸要素允许的最小尺寸孔或轴允许的最小尺寸第12页,共26页,星期六,2024年,5月9.偏差新标准旧标准偏差偏差某一尺寸减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某一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第13页,共26页,星期六,2024年,5月10.极限偏差新标准旧标准极限偏差极限偏差上极限偏差和下极限偏差。轴的上、下极限偏差代号用es、ei表示;孔的上、下极限偏差代号用ES、EI表示。上偏差和下偏差。轴的上、下偏差代号用es、ei表示;孔的上、下偏差代号用ES、EI表示。第14页,共26页,星期六,2024年,5月11.上极限偏差新标准旧标准上极限偏差上偏差上极限尺寸减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最大极限减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第15页,共26页,星期六,2024年,5月12.下极限偏差新标准旧标准下极限偏差下偏差下极限尺寸减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最小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第16页,共26页,星期六,2024年,5月13.基本偏差新标准旧标准在本标准极限与配合中,确定公差带相对零线位置的那个极限偏差。注:它可以是上极限偏差或下极限偏差,一般为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