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学第二学期政教处工作计划范文与中学第二学期教务处教学工作计划合集.doc

发布:2018-12-17约8.7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学第二学期政教处工作计划范文与中学第二学期教务处教学工作计 划合集 中学第二学期政教处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未成年人 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为抓手,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重点,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为立足点,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长效性,以综合 教育督导为契机,促进学校育人环境、育人能力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工作目标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支人格魅力强、综合素质高班主任队伍 2、 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班级建设,狠抓学校校风、学生学风和学生文明 素质,继续深化养成教育,行为规范力求实效。 3、 加强环境建设和德育网络建设,拓宽德育渠道,充实德育内容,营造和谐的 育人环境,整合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德育力量,形成德育合力,确保管理效果。 4、 加强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确保不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和刑 事案件,学生犯罪率为零。 5、 加强团队工作,强化学生干部的培训,提高学生自主管理及自我教育能力, 使他们会学习,会管理,成为学生的标兵。 6、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落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动,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 性、实效性。 7、做好迎接教育督导的准备工作。 三、主要工作措施加强德育队伍建设,造就一支业务能力强的班主任队伍。班主 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班主任的整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德育全 貌,提高班主任整体素质是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关键。面对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新要 求,班主任必须不断补充能量,通过不断学习,确立适应时代需要、适应全面推进素 质教育的全新的教育理念。主要做以下工作:一是创建新中教育论坛,搭建学校德育 工作交流平台,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的探索与研究,提升德育工 的管理水平和理论 水平。二是本学期将坚持每二周一次的班主任工作例会制度,组织班主任系统学习德 育理论,开展班主任岗位培训,加强德育研究,进一步提高班主任的理论水平和业务 能力,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做到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先进的理念培育人。三是在 班级管理工作中,要求班主任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做到如下几点: 1、 坚持管理七到位,即: 升旗、两操、早读、午休、活动集会、校内大扫除、班会课管理到位。 2、 认真填写《班级管理日志》,关注发展势头,加强管理过程的研究。 3、 建立学困生档案,加强同学困生家长的密切联系,共同研究有效的引导方 案。对学困生关注三点: 思想上的闪光点,智能上的特殊点,转型上的突破点; 4、 做到三心: 生活上关心、引导上耐心、工作上用心;开展四导: 思想上开导、心理上疏导、学习上指导、行为上引导。多给学生些温暖和关爱。 5、 主动接触学生、观察学生,掌握学生最新思想动态,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 生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而增强工作的主动性。 6、善于与学生、家长、任课老师沟通,充分利用班委会、班会、家访等平台, 与老师、家长、学生培养良好的情感基础,建立彼此间尊重、信任、支持、理解的工 。在沟通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学会提高,在提高中学会享受工作的快乐。 7、做好德育工作、班级管理日志记录和典型案例的收集,及时总结班主任工作 的新成果。加强思想建设,大力开展各项主题教育活动 1、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开展主题教育月活动为抓手,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民族精神教育、文明礼貌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道德体验,养 成文明习惯,提高思想素质。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纪念日,开 和建党九十周年等,组织学生开展纪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 动、读书知识竞赛等。精心组织师生参加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有计划有主题地安排好 国旗下讲话,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继续深化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利用法制教育宣传月活 动,发挥学校、家庭与社区的联合作用,继续大力宣传法律知识、安全知识和心理知 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自觉守法意识、规范意识、责任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我调节 能力,努力构建平安、融洽、祥和的校园。 3、以举行学校艺术节为契机,引导各班级开展好日常性的主题班团活动、以班 级年级为单位的小型体艺活动,调节学生生活,陶冶学生性情,促进学生健康生活。 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培育学生社团,开展好各种社团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强 校园生活的凝聚力,拓宽学生发展空间。 4、结合初三毕业,开展理想、成才、感恩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读 书成才,教育学生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离不开学校、教师、家长的培养,使学生 懂得感恩懂得回报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利用好宣传栏、板报、标语、黑板报、名人名言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积 极开展温馨教室建设,推进班级文化建设,开展个性化的班级活动、个别化的教育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