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ch5空场采矿方法.ppt

发布:2017-12-14约4.09千字共5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现代矿床开采理论与实践(一)》   四、回采工作  回采工作自下而上分层进行,分层高度一般为2~3米。 每分层的回采工艺包括凿岩、爆破、通风、局部放矿、撬顶平场、不留间柱时要加高顺路天井等。如此循环,采至顶柱边界后进行大量放矿。  随大量矿石的产出,矿 房以敞空形式存在,靠围 岩的稳固性和矿柱支护。   矿块底部结构及其开掘方法        1. 底部结构的概念   2. 底部结构的种类及其开掘方法                 ◆矿块底部结    指矿块底部布置受矿巷道、二次破碎巷道和放矿巷道的不同形状和布置方式的总和。 ◆底部结构的种类及其开掘方法 ⑴ 人工假底底部结构及其开掘方法 适用于围岩和矿石稳固的急倾斜薄矿脉。人工构筑木假巷和 放矿闸门,不留底柱。               ⑵ 留底柱的自重放矿漏斗底部结构及其开掘方法 ① 留底柱拉底和扩漏同时的开掘方法  适用于厚度大于2.5~3m的矿脉。 留底柱漏斗底部结构如图所示。底柱高5~8米,漏斗间距4~6米至6~8米,漏斗坡面角45°~50°,漏斗颈的高度一般为1~1.5米。               ② 留底柱掘拉底巷道的拉底方法  适用于中厚矿体。  从运输平巷一侧向上掘进斗颈,从斗颈上部向两侧掘进高2m左右,宽1.5~2m的拉底平巷,然后将其掘至矿房边界。同时从拉底水平向下或从斗颈中向上打倾斜炮孔,将上部斗颈扩大成漏斗, (3)电耙底部结构  由受矿巷道、电耙巷道和溜矿井组成。受矿巷道内的矿石靠重力溜入电耙道。电耙道一般布置在运输巷道上部3~6米,电耙把矿石耙运到放矿溜井,经漏口闸门放到阶段运输平巷的矿车内。   受矿巷道有漏斗式、 堑沟式和平底式三种形式。               ① 漏斗受矿电耙底部结构  漏斗的形状有方形和园形。  由电耙巷道、斗穿、漏斗颈、漏斗、桃形矿柱组成。  漏斗布置形式:对称布置 和交错布置。               ② 堑沟受矿电耙底部结构  将各漏斗沿纵向掘通,形成一个V形槽。  受矿巷道的出矿口宽度为2~2.5米,漏斗单侧布置较多。  把拉底和扩漏两项作 业结合一起,可用上向 中深孔同时开凿。               ③ 平底受矿电耙底部结构  拉底水平和电耙巷道同在一高度上,采下的矿石在拉底水平形成三角矿堆,上面的矿石借自重经放矿口流入电耙道中。  由两条电耙道、电耙道、溜井、电耙绞车硐室、电耙巷道、放矿口、拉底巷道组成。 * * ◆教学基本要求 ◆重点与难点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全面采矿法 第三节 房柱采矿法 第四节 留矿采矿法 第五节 阶段矿房采矿法     本章基本要求 ◆1、掌握空场采矿法的概念及特点 ; ◆2、掌握全面采矿法、房柱采矿法、留矿采矿法和阶段矿房法的特点、适用条件及主要工艺; ◆3、了解分段采矿法的特点、适用条件及主要工艺; ◆4、了解矿柱回采方法; ◆5、了解各种采矿方法的采空区处理。       重 点  全面采矿法、房柱采矿法、留矿采矿法和阶段矿房法的特点、适用条件及主要工艺;              难 点  全面采矿法、房柱采矿法、留矿采矿法和阶段矿房法的主要工艺;   一、空场采矿法的特点  二、应用空场法的条件  三、空场采矿法分类      一、空场采矿法的特点  将矿块划分为矿房和矿柱,分两个步骤回采,先采矿房后采矿柱;回采矿房时,采场以敞空形式存在,靠矿柱和围岩本身的强度来支护形成的采空区。            二、空场法的适用条件    矿石和围岩稳固,采空区在一定时间内,允许有较大的暴露面积。    三、空场采矿法分类                       ◆全面法        ◆房柱法        ◆留矿法        ◆分段矿房法        ◆阶段矿房法  特点  不严格划分矿房矿柱,回采工作面沿矿体走向或沿倾斜全面推进;随回采矿房以敞空形式存在,靠围岩的稳固性及留下不规则矿柱或支柱来支撑顶板。 一、矿块布置 二、矿块结构参数 三、采准切割工作 四、回采工作 五、评价  在阶段上沿矿体的走向布置可划分或不划分矿块,工作面沿走向全面推进。 一、矿块布置   二、矿块结构参数 1.矿块沿走向长度:为50~60米或更大。 2.矿块斜长(或阶段高度):40~60米,阶段高度为30~15米。 3.矿柱尺寸 :顶柱2~3米;底柱2~3米;间柱宽3~5米。 4.矿石溜口间距 :取5~7米        三、采准切割工作  掘进阶段运输平巷1→切割上山3→矿石溜口,从切割上山掘进切割平巷,在顶柱及间柱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