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传感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pdf

发布:2019-05-08约8.24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传感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 摘要:传感器是检测中首先感受被测量、并将它转换成与被测量有确 定对应关系的电量器件,它是检测和控制系统中最关键的部分。机电 一体化是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微电 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系统的 总称。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传感器处系统之首,其作用相当于系统感 受器官,能快速、精确地获取信息并能经受严酷环境考验,是机电一体 化系统达到高水平的保证。如缺少这些传感器对系统状态和对信息精 确而可靠的自动检测,系统的信息处理、控制决策等功能就无法谈及 和实现。传感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应用广泛,是机电产品中是必不 可少的器件之一。 关键词:传感器;机电一体化系统 前言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传感器的作用相当于系统的感觉器官, 即从待测对象 那里获取能反映待测对象特征和状态的信号。检测传感技术的内容,一是研究如 何将各种物理量 (如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力、温度、压力、流量、成分 等等)转换成与之成比例的电量;二是研究对转换的电信号的加工处理,如放大、 补偿、标度变换等等。 机电一体化系统要求,检测传感装置能快速、精确、可靠地获取信息,并价 格低廉。但是,目前检测传感技术的发展还难以满足控制系统的要求。不少机电 一体化系统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或无法达到设计要求的关键原因,在于没有合 适的传感器。因此检测传感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1 传感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作用及地位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传感器处系统之首,其作用相当于系统感受器官,能 快速、精确地获取信息并能经受严酷环境考验,是机电一体化系统达到高水平的 保证。如缺少这些传感器对系统状态和对信息精确而可靠的自动检测,系统的信 息处理、控制决策等功能就无法谈及和实现。 传感器是左右机电一体化系统 (或产品)发展的重要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 各种自动化产品之中。 1.1 机器人用传感器 工业机器人之所以能够准确操作,是因为它能够通过各种传感器来准确感知自身、操作对象 及作业环境的状态,包括:其自身状态信息的获取通过内部传感器 (位置、位移、速度、加 速度等)来完成,操作对象与外部环境的感知通过外部传感器来实现,这个过程非常重要, 足以为机器人控制提供反馈信息。 1.2 机械加工过程的传感检测技术 1.2.1 切削过程和机床运行过程的传感技术 切削过程传感检测的目的在于优化切削过程的生产率、制造成本或 (金属) 材料的切除率等。切削过程传感检测的目标有切削过程的切削力及其变化、切削 过程颤震、刀具与工件的接触和切削时切屑的状态及切削过程辨识等,而最重要 的传感参数有切削力、切削过程振动、切削过程声发射、切削过程电机的功率等。 对于机床的运行来讲,主要的传感检测目标有驱动系统、轴承与回转系统、温度 的监测与控制及安全性等,其传感参数有机床的故障停机时间、被加工件的表面 粗糙度和加工精度、功率、机床状态与冷却润滑液的流量等。 1.2.2 工件的过程传感 与刀具和机床的过程监视技术相比,工件的过程监视是研究和应用最早、最 多的。它们多数以工件加工质量控制为目标。20世纪80年代以来,工件识别和 工件安装位姿监视要求也提到日程上来。粗略地讲,工序识别是为辨识所执行的 加工工序是否是工 (零)件加工要求的工序;工件识别是辨识送入机床待加工的 工件或者毛坯是否是要求加工的工件或毛坯,同时还要求辨识工件安装的位姿是 否是工艺规程要求的位姿。此外,还可以利用工件识别和工件安装监视传感待加 工毛坯或工件的加工裕量和表面缺陷。完成这些识别与监视将采用或开发许多传 感器,如基于TV或CCD 的机器视觉传感器、激光表面粗糙度传感系统等。 1.2.3 刀具,砂轮的检测传感 切削与磨削过程是重要的材料切除过程。刀具与砂轮磨损到一定限度 (按磨 钝标准判定)或出现破损 (破损、崩刃、烧伤、塑变或卷刀的总称),使它们失 去切 (磨削能力或无法保证加工精度和加工表面完整性时,称为刀具砂轮失效。/ 工业统计证明,刀具失效是引起机床故障停机的首要因素,由其引起的停机时间 占NC类机床的总停机时间的1/5-1/3.此外,它还可能引发设备或人身安全事故, 甚至是重大事故。 1.3 汽车自动控制系统中的传感技术 随着传感器技术和其它新技术的应用,现代化汽车工业进入了全新时期。汽 车的机电一体化要求用自动控制系统取代纯机械式控制部件,这不仅体现在发动 机上,为更全面地改善汽车性能,增加人性化服务功能,降低油耗,减少排气污 染,提高行驶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