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注册规划师考试原理培训下.ppt

发布:2017-03-04约2.81万字共2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居住区规划 居住区规划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竖向规划设计 各种场地的适用坡度(%) 密实性地面和广场 ?0.3~3.0 广场兼停车场 0.2~0.5 室外场地 儿童游戏场? 0.3~2.5 运动场 ?0.2~0.5 杂用场地? 0.3~2.9 绿地 ?0.5~1.0 湿陷性黄土地面 0.5~7.0 风景名胜区规划 风景名胜区的概念和发展 风景名胜区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风景名胜区条例第二条)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由国务院审批命名;省级风景名胜区由市(县)级人民政府申报,由省级人民政府审批命名。 风景名胜区规划 风景名胜区的概念和发展 风景名胜区分类 风景名胜区分类标准(CJJ/T121-2008) 类型 用地规模(km2) 特大型风景区 500 大型风景区 101—500 中型风景区 21—100 小型风景区 20 风景名胜区规划 风景名胜区的概念和发展 我国风景名胜区的发展状况 全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已达到187个,还有省级风景名胜区约480处 2006年12月1日《风景名胜区条例》开始实施 原则: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 《风景名胜区条例》 第四条) 风景名胜区规划 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 风景名胜区规划,是保护、利用、管理风景区,并发挥其多种功能作用的统筹部属和具体安排。风景名胜区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风景名胜区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风景名胜区条例 第十二条) 风景名胜区规划 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包括: (一)风景资源评价;   (二)生态资源保护措施、重大建设项目布局、开发利用强度;   (三)风景名胜区的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   (四)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的范围;   (五)风景名胜区的游客容量;   (六)有关专项规划。 (风景名胜区条例 第十三条) 风景名胜区应当自设立之日起2年内编制完成总体规划。总体规划的规划期一般为20年。 风景名胜区规划 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成果 文本 说明书 规划图纸 基础资料汇编 风景名胜区规划 风景名胜区规划其他要求 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主体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或者直辖市人民政府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组织编制。 省级风景名胜区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风景名胜区条例 第十六条) 风景名胜区规划 风景名胜区规划其他要求 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单位资质 编制风景名胜区规划,应当采用招标等公平竞争的方式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承担。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由甲级规划资质单位承担。 省级风景名胜区规划未明确规定,一般由乙级以上规划资质单位承担。 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依据 风景名胜区规划 风景名胜区规划其他要求 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审查审批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省级风景名胜区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风景名胜区规划的修改和修编 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1.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 1)古代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关系 2)现代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形成 3)城市设计在我国规划体系中的位置 依附法定规划而存在 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2. 城市设计主要理论的发展过程 卡米诺·西特《城市建设艺术》(Camillo Sitte,1889) 凯文·林奇《城市意向》(1959) 路径、边界、节点、地区和地标 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 《城市并非树形》(Christopher·Alexander,1965) 《模式语言》 (pattern language) 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城市设计主要理论的发展过程:创造场所 诺伯格·舒尔兹《场所的精神》(Norberg Schulz,1971) ①肉体行为的实用空间; ②直接定位的知觉空间; ③环境方面为人形成稳定形象的存在空间; ④物理世界的认识空间; ⑤纯理论的抽象空间,并对存在空间和建筑空间进行详尽的分析. 乡和村庄规划的编制 乡和村庄规划編制的方法 村庄整治规划 原则 政府引导,村民参与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合理分区,配置设施 延续特色,美化环境 节约资源,降低成本 整体规划,分期实施 简洁规范,通俗易懂 乡和村庄规划的编制 乡和村庄规划編制的方法 村庄整治规划 主要项目 整治村庄道路 配置公共服务设施 塑造村庄风貌 制定规划实施措施 乡和村庄规划的编制 乡和村庄规划編制的方法 村庄规划编制的成果要求 规划图纸 村庄位置图、用地现状图、道路交通规划图、市政设施系统规划图等 必要的说明 名镇和名村保护规划 历史文化名镇和名村 共3批,总计85个,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