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数字音频处理技术.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设定编辑区域 ● 淡入 (1) 单击 按钮 淡入淡出效果 ● (2) 调整初始音量 (3) 单击 [确定] 按钮 ● 淡出 (1) 单击 按钮 (2) 调整减弱音量 (3) 单击[确定]按钮 淡入过程 淡出过程 教学进程 (1) 打开背景音乐 (2) 确定编辑区域 调整固有音量 (3) 单击 [样式] 按钮 (4) 鼠标拖曳音量线 (5) 单击 [确定] 按钮 9.3.13 音量低谷 Play Stop t Volume 音量调整原理 背景音乐 语音 编辑区域 教学进程 * 数字音频处理技术 第 9 章 9.1 基本概念 ■ 声音概念 ■ 声音频率分布 ■ 音质与数据量 ■ 数字音频文件的种类 9.2 获取声音 ■ 采样软件简介 ■ 转换数字音频 ■ 录音 9.3 处理声音 ■ 转换采样频率 ■ GoldWave软件 ■ 设定编辑区域 ■ 简单编辑 ■ 使用剪贴板 ■ 合成声音 ■ 增加效果 ■ 调整固有音量 9.4 保存声音文件 9.1 什么是声音 8.1.1 声音的基本特点 ● 声音如何传播 ● 声音依靠介质的振动进行传播。 ●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和衰减率不一样, 导致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距离不同。 ● 声音是指自然声。声音是振动的波,是随时间连续变化的物理量 ● 声音的三个重要特性 振幅 周期 ● 振幅——波的高低幅度,表示声音的强弱 ● 周期——两个相邻波之间的时间长度 ● 频率——每秒钟振动的次数,以Hz为单位 教学进程 9.1.1 声音概念 9.1 基本概念 ● 声音定义 声音是振动波,具有振幅、周期和频率 ● 声音的质量 简称音质。音质与频率范围成正比,频率范围越宽音质越好 声音具有连续性和过程性,数据前后相关,数据量大,具有实时性 ● 声音的连续时基性 ● 声音三要素 (1) 音调 — (高低) (2) 音强 — (强弱) (3) 音色 — (特质) 教学进程 声音频率分布 次声波 人耳可听域 超声波 20Hz 20~20,000Hz 20,000Hz 女性语音 150Hz ~ 10,000Hz 电话语音 200Hz ~ 3,400Hz 调幅广播(AM) 50Hz ~ 7,000Hz 调频广播(FM) 20Hz ~ 15,000Hz 高级音响 10Hz ~ 40,000Hz 男性语音 100Hz ~ 9,000Hz 声 源 种 类 频 带 宽 度 9.1.2 教学进程 ● 声音的传播方向 ● 声音以振动波的形式从声源向四周传播 ● 从声源直接到达人类听觉器官的声音是“直达声” 人类在辨别声源位置时, 首先依靠声音到达左、右 两耳的微小时间差和强度 差异进行辨别,然后经过 大脑综合分析而判断出声 音来自何方。 ● 声音从声源发出后,经过多次反射到达人类听觉器官的声音是“反射声” 教学进程 ● 声音的三要素 ● 音调 —— (高低) (高) (低) ● 音强 —— (强弱) (弱) (强) (停) ● 音色 —— (特质) 钢琴 吉他 小号 小提琴 ● 声音的连续性 ● 声音在时间轴上是连续信号,具有连续性和过程性 ● 构成声音的数据前后之间具有强烈的相关性 ● 声音具有实时性,对处理声音的硬件和软件提出很高的要求 教学进程 声音的音质、数据量与文件 8.1.2 ● 音质——声音的质量。与频率范围成正比,频率范围越宽音质越好 采样频率 Hz 数据长度 bit 数据量/分钟 11,025 8 0.66 MB 22,050 8 1.32 MB 44,100 8 2.64 MB 11,025 16 1.32 MB 22,050 16 2.64 MB 44,100 16 5.29 MB 音质评价 低 一般 良好 中 良好 优秀 ● 数据量与文件 重放频率 = 采样频率 ÷ 2 ● 重放频率 (模拟量)与采样频率 (数字量)的关系 教学进程 9.1.3 数字化声音 ● 声音采样 —— 声音数字化 (模/数转换) 声音采样把声音(模拟量)按照固定时间间隔,转换成有限个数字表示的离散序列 ● 声音重放 —— 声音模拟化 (数/模转换) 声音重放把数字化声音转换成模拟量,经过音响单元重放出来 ● 设备和软件 (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