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生态承载力.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卷第 ## 期 生 态 学 报 /012 ! ,.02 ##
!$$ 年## 月 %’% ()*)+,% -,.,% .032 ,!$$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生态承载力
#,! ! # #,4 ,
蔡海生 ,朱德海 ,张学玲 ,赵小敏 !
(#2 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南昌V 44$$6W ;! 2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北京V #$$$74 ;
4 2 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昌V 44$$!9 )
摘要:为了定量分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承载力变化情况,促进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以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为例,利用X- 与
+,- 技术获取#97W 、#99W 、!$$W 年4 个年份的保护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计算出相应年份的生态承载力,分析其动态变化和空间
分异情况,并结合生态盈亏情况和生态协调情况,对保护区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成立以来,土地
利用类型相对比较稳定,变化主要集中在草地 (增加了#W2 !!Y )、水域 (增加了 2 $WY )和未利用地 (减少了#72 #9Y );人均生
态承载力在不断提高,4 个年份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分别为$ 2 7!76 、$ 2 7W57 、#2 $W46?;! 。其中,保护区生态承载力较高的吴城镇、
铁河乡、昌邑乡处于生态盈余状态,三角乡、沙湖乡处于生态持平,其他乡镇处于生态赤字。整体上,保护区东南面生态承载力
较好,西北面生态承载力较弱,整个保护区生态协调度为#2 6 #6 ,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
关键词: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生态承载力;可持续发展
文章编号:#$$$8$944 (!$$ )##86W#8$V 中图分类号:Z#64V 文献标识码:%
98.-2,(: -.-*8:,: ); !’ ’()*)+,(-* (-#-(,8 ,. )=8-.+ -?’ @-07’ 3’:’74’
A-:’1 ). 3B -.1 CDB
#,! ! # #,
%, T=8-?CBH ,[T\ UC8T= ,[T%.+ ]IC8*=BH ,[T%) ]=08^=B !
# !##$%$ ’()* +$,-./$ ()* 0)12.)3$)4 ,52()%62 7%.2/-#4-.(# 8)21$.,249 ,:()/;()% 44$$6W ,!;2)(
! !##$%$ ) .3(42) ()* 0#$/4.2/(# 0)%2)$$.2)% ,!;2)( 7%.2/-#4-.(# 8)21$.,249 ,=$2 2)% #$$$74 ,!;2)(
4 :()/;()% ?$(/;$., !##$%$ ,:()/;$)% 44$$!9 ,!;2)(
!#$ %’()$ *)+)$ ,EFFG ,EG (HH ):IGJH K IGJG,
5A:7-( :,B 0EGCE D0 ;_C GLB;= B1L@=@ 0O C010H=1 F=DL ,D0 FE0;0DC D?C @I@D=BP1C GC3C10F;CBD =B D?C BDIEC
EC@CE3C ,BG D0 ;_C S08LBH *_C .DIEC XC@CE3C B CK;F1C ,D?C ID?0E@ 0PD=BCG =BO0E;D=0B 0B D?C 1BG I@C ?BHC =B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