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毕业论文.doc

发布:2017-08-06约2.79千字共4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毕业论文 目 录 第一章 导论……………………………………………………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1 1.2研究方法……………………………………………………1 1.3技术路线……………………………………………………3 1.4面临的形势…………………………………………………6 1.5发展与创新…………………………………………………8 理论与分析……………………………………………13 2.1指导思想……………………………………………………13 2.2基本原则……………………………………………………13 2.3理论分析……………………………………………………14 2.4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16 第三掌 发展现状………………………………………………22 3.1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我国的冷链物流最早产生于五十年代的肉食品外贸出口,并因此改装了部分保温车辆。1982年,颁布了《食品卫生法》,从而推动了食品冷链的发展起步,农产品冷链也开始起步。近二十年来,中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不断发展,以一些食品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为先导,已经不同程度地建立了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目前存在如下问题:完整独立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尚未成形从整体冷链体系而言,我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系,目前大约90%肉类、80%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销。冷链物流发展的滞后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农业及食品产业的发展。对生鲜农产品产后低温贮藏加工投入力度不够蔬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采摘或捕获后必须尽快进行低温包装贮藏和加工, 以保持农产品的新鲜及质量。由于我国对生鲜农产品产后低温贮藏加工投入力度不够, 尤其是农产品采后低温加工包装技术能力的低下, 导致目前农产品绝大部分由产地以原始产品形式卖出, 农产品产后产值不仅没有得到提升反而下降,产后产值与采收时自然产值之比为0.38:1。硬件建设欠账太多,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损耗大, 物流成本高目前我国生鲜农产品冷藏运输主要采用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两种形式。冷链设施装备情况如下:公路冷藏车辆:目前,中国保温车辆约有3万辆,而日本12有万辆,美国有20万辆。中国冷藏保温汽车占货运汽车总量的0.3%,美国为0.8%-1%,英国为2.5%-2.8%,德国为2%-3%。中国汽车冷藏运输占全部货物运输总量的比例为20%,而欧洲各国是60%-80%。铁路冷藏车辆:在全国总运行车辆33.8万辆中,冷藏车只有6970辆,占2%,而且大部分是陈旧的机械性速冻车皮,规范的保温式的保鲜冷藏车箱缺乏。冷藏运量不到铁路货运总量的1%。冷库容量:中国目前的冷库总容量为700多万立方米,并且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是由于这些冷库大多仍采用老技术, 仅限于肉类、鱼类的冷冻和贮藏, 功能比较单一, 导致冷库的利用率并没有随着库容增加而增加。目前, 冷库的储蓄量只占其库容总量的20%- 30%, 有的甚至达不到20%。很多冷库只限于肉类、鱼类的冷冻储藏。而当生产淡季或者原料资源不足时,冷库往往处于闲置状态。目前,我国农产品装车多是在露天而非冷库和保温场所操作,80%-90%的水果、蔬菜都是用普通货车运输,最多上面盖一块塑料布或者帆布。中国目前的农产品冷链设施和装备不足,原有的设施设备陈旧,发展和分布不均衡,无法为农产品流通系统地提供低温保障。因此产生两个后果,①农产品的大量损耗。我国水果蔬菜的损耗率为25%-30%,而美国仅仅为1%-2.%。按照国际标准, 食品物流成本最高不能超过食品总成本的50%。市场化程度低, 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我国农产品除了外贸出口的部分以外, 国内销售部分的物流配送业务大多由经销商完成。农产品冷链物流仍以自营物流为主, 第三方物流发展比较滞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目前国内只有极少数的物流供应商能够保证对整个冷藏供应链进行温度控制, 而绝大多数从传统的冷藏运输商演变而来的冷藏物流供应商一般只能提供冷藏运输服务, 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冷链物流服务。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 由于我国农业产业化程度和产供销一体化水平不高,虽然产销量很大,但在初级农产品供应链上,既缺乏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综合性专业人才,也缺乏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整体规划与协调,因此在一些局部发展中存在严重的失衡和无法配套的现象。整体发展规划的欠缺影响了农产品冷链的资源整合以及行业的推动。  冷链物流业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从初级农产品如蔬菜、水果、肉、禽、蛋,到各类水产品、速冻食品、包装熟食、冰淇淋和奶制品、快餐原料等,这些冷冻冷藏类食品在生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