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间剪纸的阴阳之道及美学意义.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析民间剪纸的阴阳之道及美学意义
【摘 要】民间剪纸带给人们审美灵感,具有独特的哲学审美价值。民间剪纸作品融“书画、自然、生命、灵魂”于一炉,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承载。民间剪纸创作当融入无究无尽的自然之中,汲取天地之精华以创作,如此提炼出来的民间剪纸作品就能渗透人生感悟,用图案之美的神秘化境给生活增加正能量。
中国论文网 /7/view-7140588.htm
【关键词】民间剪纸;阴阳之道;美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J528.1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241-02
一
中国的美学文化,其哲学起点当在《周易》的卦象符号。“象”,既为中国古代文化基本符号的构成,又为中国古典美学的发端。易象图式以――(阴)―(阳)二爻为内核,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系统结构理论、辩证思维以及美学意味。而中国民间百姓喜欢的剪纸艺术,融“书画、自然、生命、灵魂”于一炉,民间剪纸作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重要承载,绘画是内功,技巧是手法,刀功是招式,修养是灵魂。绵延数千年的民间剪纸创作,深深融入在无究无尽的自然之中,汲取天地之精华,活灵活现的民间剪纸作品,如此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让人们喜闻乐见。阅读民间剪纸作品,可以渗透人生,感悟时间,体味世界。民间剪纸用图案之美的神秘化境带给了人们生活的正能量。
《周易》的阴阳思想对民间剪纸影响巨大,对中国文艺美学的理论和实践具有深切的指导作用。阴、阳最初指物体承受太阳光线的相背,向阳为阳,背阳为阴。后来阴阳被用来指称事物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两个方面。如日为阳,月为阴;春夏为阳,秋冬为阴;男为阳,女为阴;昼为阳,夜为阴;生为阳,死为阴;依此类推,表里、正反、胜负、内外、高低、黑白,从宇宙自然到社会人生,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归于阴阳范畴。阴阳是构成《周易》哲理思想的基本内核。
民间剪纸深得周易阴阳学说的精髓。所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分阴分阳,两仪立焉,一动一静,互为其根”。阴阳之理,有会处,有分处;天地之理,有定局,有分局,世间万事万物,皆不如此。如“乾元资始,坤元资生”,则独阳不生,独阴不成,造化如此,如同普世。天地之间,无不蕴藏阴阳之理,一动一静,一黑一白,一明一暗,有无之间,多寡之间,皆是阴阳之理。这同时也与民间剪纸的精神不谋而合。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中国古代传统绘画基本是以黑白水墨为传承。老子又说,大象无形。好的艺术作品,感觉一眼就能看明;但再看,发现其实没有看明;又看,还是发现有内容没有看明,让人能产生太多的联想。老子说的玄之又玄,玄色是黑和红相杂的颜色。黑里透红的颜色,我们晚上看天,看的久一点,天的颜色就是玄色了,包容了绚丽的自然。
在中国民间剪纸的结构与图案中,讲究对称、顺逆、留白、反衬、开合、俯仰等。这与易经中的六十四卦,每个卦与卦之间的交错互补,每个爻与爻之间的相契合。因此,民间剪纸与世间万事万物一样,深深植根于以《周易》为核心的古典哲学理论之中!也只有通过阴阳互补才能焕发出那无垠的生命力。
二
欣赏品读民间剪纸,观察其色多为红白相间或黑白相间。黑和红的相互显现,显现的是老子说的玄的颜色。黑白在太极图里是阴阳的关系,红色是单色大红,与白色相间,强烈的对比,也会产生如黑白在太极图里阴阳的关系。黑和白在美术里代表明度,单色大红,与白色相间,如果代表明度,一阴一阳的对比,视乎是看清民间剪纸的艺术内涵的一把钥匙――剪纸艺术是一阴一阳道的艺术。就像中国民间剪纸的发展演化,使美术、绘图、民间工艺等一阴一阳的艺术发扬光大。“知其白,守其黑”,意指知阳守阴,知刚守柔。
民间剪纸讲究阴阳之道,讲究“一进一退,一长一消”,在无穷的变化中,讲求剪纸美学的渊源。“二始”者,一为阳始,二为阴始。伏羲画卦皆是自然,不曾用些子心思智虑,唯其出於自然,谓之道法自然。民间剪纸与“易象与审美”的关系非常密切:其一,“观”的审美方式及象的多样性。八卦是先人“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结果,是一种具有高度抽象性的审美体验。且“观”的产物“八卦”、“六十四卦”又体现出象征意味的形态之美,是具象与抽象的统一。其二,阴阳之道及“感”的美学意味。阳爻之刚,阴爻之柔,是易象很重要的表征,其揭开了天地万物之面纱:阳刚、阴柔美。而“一阴一阳之谓道”,揭示出人类生命美学的主旋律。中国民间剪纸美学受其影响,特别强调美的生命力,力求在事物运动过程中抓住美之真谛。卦象线条是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崇尚简易线条之渊源。易象拟“一画”之简,而见天地之繁,它着眼于宇宙的本体和生命之象,发展成一种不可思议的线条艺术。无论是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