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三会一课创新工作案例材料.doc

发布:2018-01-26约5.03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会一课创新工作案例材料   三会一课创新工作案例材料(一)   铁佛镇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活动中,着力强化“五项机制”,即:村级组织活动场地建设机制、村级后备干部培养机制、齐抓共管工作机制、督促检查工作机制和考评激励工作机制。通过明确责任,提高了村干部工作自觉性;严格考核,调动了村干部工作积极性;鼓励争先,增强了村干部工作主动性。同时,成立专门督导考核组进行不定期抽查、半年一检查、一年一考核,使机制由虚变实,高效运转,激发了全镇基层组织建设活力,形成了重实干、创实绩、求实效的浓厚氛围,推动了工作落实。   明祖陵镇党委:创新管理方式,打造“四型”班子   明祖陵镇针对部分村干部队伍“履行职责不力、政治素质不、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创新实施了农村党员“素质提升”工程,,采取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技术培训、典型宣传引导、查找存在问题、完善规章制度等综合性措施,学理论、抓结合,找问题、析原因,着重打造学习型、发展型、团结型和创新型的“四型”村级领导班子,通过抓项目、促发展、兴产业、促增收、建市场、创品牌,促进了全镇村级集体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黄花塘镇党委:探索村党组织书记绩效考核机制   从2010年开始,黄花塘镇探索建立了村党组织书记绩效考核机制。该机制实施分为三个环节:突出加快发展--建立考核指标体系,合理确定各村党支部年度工作目标;着眼客观公正--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实行“三考一评”制度,提高考核的公正性和公信力;促进争先进位--建立结果运用体系,发挥考核结果的激励、鞭策和导向作用。通过完善、落实村党组织书记绩效考核机制,激发村党组织书记谋发展、创一流,争当“带富先锋”的内动力,力争通过2-3年努力,新增年收入50万元以上村3个,年收入100万元村1个,消灭集体经济10万元以下的村,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盱城镇党委:以镇带村,帮扶解困促村强民富   盱城镇在实施“以镇带村、帮扶解困”过程中,创新思路,在镇工业集中区内统一规划建设村集体经济创业园,由镇负责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由集体经济相对较好的村出资兴建标准化厂房,通过招商引资和引凤还巢,增强创收实力,实现兴村富民。对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的雨露、严岗和赵岗三个村,由镇财政出资,给予每个村扶持资金20万元,在村农民集中居住区内新建1000平方米以上的标准化厂房,通过招商和招租方式,增强造血功能,稳定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马坝镇党委:村组干部绩效考核激发队伍活力   2010年,马坝镇制定出台了《村组干部绩效考核实施办法》,按照“三步走”程序,认真做好村组干部绩效考核工作。一是制定绩效考核内容,解决村干部“工作应该干什么”、“应该怎样干”的问题;二是实施村干部工资“大家”评,合理运用绩效考核结果,解决村干部“应该怎样拿”问题;三是严格绩效考核结果运用,解决村干部“奖惩制度不够完善”问题。每年底根据村绩效考核结果,对优秀村组干部全额发放绩效报酬;对绩效差、工作不在状态、在位不在岗、在岗不谋事的村组干部扣发绩效报酬,并给予相应组织处理。   河桥镇党委:公开选拔村级党组织书记   2010年,河桥镇把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作为农村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跳出“本村人选本村人”的定式,打破村域束缚和身份、行业等限制,着力破解“村党组织书记难选、人选缺乏“等问题,创新实践以“一选两票三制”为主要内容的公选村党组织书记模式,有效解决了村党组织书记选拔区域局限性难题,实现“选好一个人,带好一个村”的目标,建立和完善村党支部书记优胜劣汰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激发了全镇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夯实了基层组织建设基础。   观音寺镇党委:“四型”党员队伍推进新农村建设   观音寺镇在党员队伍建设过程中,以建设“四型”党员队伍为目标,采取多项措施,着力提高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为新农村建设培养“领头雁”。年初,组织各村对其所属党员的基本情况开展调查摸底,按党员所从事的主要产业进行分类登记,以村党组织为单位,将全镇农村党员分为“村组干部型党员、从业经营型党员、外出务工型党员、年老无事型党员”等四类,进行分类教育管理,开展各具特色的活动,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在具体行动上。   桂五镇党委:在村级党组织中开展“六个一”活动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桂五镇按照全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目标责任状要求,突出活动载体建设,积极推行“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件、培植农民创业点1个、招引500万元以上含税项目1个、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1个、培养村级后备干部1批、创建和谐村居1个”为主要内容的“六个一”法,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中的基础性作用。   三会一课创新工作案例材料(二)   经管学院第一学生党支部始终坚持以理论武装为核心,以大规模的培训为载体,以保持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