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考研西医综合之诊断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常 见 症 状
第一节 发热
【发生机制】
1.致热源性发热 致热源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
(1)外源性致热源:外源性致热原的种类甚多,包括:①各种微生物病;⑤多糖体成分及多核苷酸、淋巴细胞激活因子等。外源性致热原
(2)内源性致热源:如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干扰素等。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病因与分类】 发热的病因很多,临床上可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大类,而以前者
1.感染性发热 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
2.非感染性发热
(1)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
(2)抗原抗体反应:如风湿热、血清病、药物热、结缔组织病等。
(3)内分泌与代谢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重度脱水等。非致热源性发热 常见予以下几种情况。
(1)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如颅脑外伤、出血、炎症等。
(2)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如癫痫持续状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3)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如广泛性皮肤病、心力衰竭等。【临床表现】
发热的分度按发热的高低可分为:
低热37.3—38℃
中等度热38.1—39℃
高热39.1~41℃
超高热41℃以上
【热型及临床意义】
1.稽留热 是指体温恒定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24h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l℃。常见于大 2.弛张热 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h内2℃,常。
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4.波状热。
.不规则热 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第节 水肿
水肿是指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液体积聚
【病因与临床表现】
全身性水肿
心源性水肿与肾源性水肿的鉴别
鉴别点 肾源性水肿 心源性水肿
开始部位 从眼睑、颜面开始而延及全身 从足部开始,向上延及全身
发展快慢 发展常迅速 发展较缓慢
水肿性质 软而移动性大 比较坚实。移动性较小
其他原因的全身性水肿:①粘液性水肿:为非凹陷性水肿(是由于组织液),颜面及下肢较明显局部性水肿 常由于局部静脉、淋巴回流受阻或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如肢体血
第节 咯血
喉及喉部以下的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腔咯出称为咯血。
咯 血 呕 血
喉部痒感、胸闷、咳嗽等 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
咯出 呕出,可为喷射状
鲜红 暗红色、棕色、有时为鲜红色
痰、泡沫 食物残渣、胃
酸碱反应 碱性 酸性
无 柏油样便可持续数日【病因与发生机制】
1.支气管疾病常见有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肺癌、支气管内膜结核和慢性支气管炎等
2.肺部疾病常见有肺结核、肺炎、肺脓肿等大量咯血主要见于空洞
3.心血管疾病较常见于二尖瓣狭窄【床表现】
咯血量每日咯血量在lOOml以内为小l00—500ml为中等量,500l以上或一次咯血100~500ml为大量。
第节 昏迷按其程度可分
(1)轻度昏迷: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运动,对声、光刺激无反应,对疼痛刺激尚可出现
(2)中度昏迷:对周围事物及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对于剧烈刺激可出现防御反射。角膜反
(3)深度昏迷:全身肌肉松弛,对各种刺激全无反应。深、浅反射均消失。先发热然
一、发育
成人发育正常的指标包括:①头部的长度为身高的l/7一/8;②胸围为身高的l/2;③双营养状态
营养过度 当超过标准体重的20%以,亦可计算体重质量指数[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按WH0的标准,27,女性大于25即为肥胖症。
(1)外源性肥胖:为摄入热量过多所致,表现为全身脂肪分布均匀,身体各个部位无异常改变,常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儿童期患者表现为生长较快,青少年患者可有外生殖器发育迟缓。
(2)内源性肥胖:主要为某些内分泌疾病所致。如肥胖性生殖无能综合征(Frohlich综合)、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Cushing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可引起具有一定特征的肥胖和皮下出血
皮下出血直径大小及伴随情况分为以下几种,小于2m称点,3~5mm称为紫,大于5mm称为瘀斑
第六节 头部的检查
一、眼的检查
1.视野 是当眼球向正前方固视不动时所见的空间范围,与中央视力相对而
2.角膜 角膜表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因此角膜的感觉十分灵敏。
角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