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GB 11121-2006汽油机油.pdf

发布:2020-09-04约3.5万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75.100 E 34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 11121-2006 代替GB11121-1995 汽 油 机 油 Gasolineengineoils 2006-07-18发布 200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 布 备 中 国 国家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会 GB 11121-2006 Nil 言 本标准的第4章 表〔2(2)除外〕、第5章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与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标准SAEJ183:2002《发动机油性能及发动机使用分类))(英文版)、 SAEJ300:1999《发动机油勃度分类)}(英文版),ASTMD4485:04《发动机油性能规格标准))(英文版)、 API1509:2002附录Q《轿车发动机油ILSAC最低性能标准)}(英文版)和美国军用标准MIL-L-2104G 《战斗/作战装置用内燃机润滑油性能规范))(英文版)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与上述标准的主要差异参见附录Ao 本标准代替GB11121-1995《汽油机油》。 本标准与GB11121-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 废止SC,SD; — 增加 SG,SH,GF-1,SJ,GF-2,SL和GF-3; — 对于豁度等级的设置,GB11121-1995仅包括部分薪度牌号,本标准基本覆盖了所有可能的 应用要求,取消20/20W豁度等级; — 不再对通用内燃机油品种作具体规定; — SG,SH,GF-1,SJ,GF-2,SL和GF-3的15W,20W 多级油的倾点分别为一250C和一20C; — 增加碱值和氮含量作为报告项 目; — 在表2中增加关于碱值、元素等报告项 目的脚注f; — 将沉淀物改为机械杂质,试验方法采用GB/T511; — 取消中和值和残炭 ; — 取消SE的蒸发损失和高温高剪切a度; — 取消SF的高温高剪切乳度,将蒸发损失指标由“报告”改为设定限值 ; — 取消原标准技术要求表 1中的注1)、注2)、注3)和注4),表2中的注3); — 在表3中增加表注; — 增加第5章 “检验规则”和第7章 “有关说明事项”。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梁红、陈延。 本标准 1989年首次发布,1995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GB 11121- 2006 汽 油 机 油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以精制矿物油、合成油或精制矿物油与合成油的混合油为基础油,加人多种添加剂制 成的汽油机油的要求和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所属产品适用于在各种操作条件下使用的汽车四冲程汽油发动机,如轿车、轻型卡车、货车 和客车发动机的润滑。详细分类见GB/T7631.3,SAEJ183和ASTMD4485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