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复习摘要.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语言的功能
第一节:语言的社会功能
1.信息传递功能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语言的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
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2.人际互动功能
第二节 语言的思维功能
1.什么是思维
语言不但是社会现象,也是心理现象,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思维功能是语言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思想和思维
思想: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思维: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也就是认识客观世界时动脑筋的过程。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
语言和思维密不可分。
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2.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关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意见认为思维和语言有各自的发展过程,二者不是一回事,也没有多少关系,甚至认为语言出现后还干扰了纯正的思维。这种观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他认为思维是一种不能用词语说出来的洞察。后来也有一些人坚持这种看法。
第二种意见认为语言和思维是同时发生的,并且由于坚持思维只能在语言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所以如果一定要分出先后,应该先有语言后有思维。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Aristortle)
第三种意见认为思维是先于语言发生的,虽然语言出现后成了思维的主要工具,但语言出现前人类就有了简单的思维,甚至直到语言出现后,也存在着不需要语言参与的思维活动。较早明确提出这种观点的是英国哲学家洛克(J.Locke)。
目前对语言和思维的起源产生问题学界倾向于一致的观点是:一方面承认语言与思维确实关系密切,至少在语言出现后,它是人类思维的主要工具;一方面又承认人类的思维可能先于语言产生,或者说人类是先有思维,后有语言
3.思维能力的普遍性和思维方式的特殊性
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是各民族不同的。
不仅不同民族间在语言和思维方式上存在差异,不同汉语方言间在词汇系统上也有不少差异,反应出操不同方言的人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
思维能力没有民族性,全人类都一样。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密切相关,两者的普遍性是一致的。
思维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依托于语言的,语言的差异会导致思维方式的差异。
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个民族认识客观世界的特殊方式,我们学会一种语言也就学会了该民族的独特的思维方式。
语言中的词汇反映出该社团对现实世界的分类。从词汇系统的差异可以看到思维中概念分类的差异。
思维方式的差异更多地体现在语法方面。
思维能力的普遍性和思维方式的特殊性,与语言的性质密切相关。
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第一节 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
1.语言和言语
言语 (有两方面的含义)概括来说,言语就是个人讲话(写作)的行为和结果。
言语就是讲话(包括写作),是一种行为动作
言语就是所讲的话(包括所写的话),是一种行为动作的结果。
◆ 语言
语言无非就是一套规则,任何语言都不例外。只是不同语言的规则不同而已。
语言是人们用以说(写)和存在于所说(所写)中的音义结合的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语言研究者要做的就是把隐藏在话语背后的语言找出来。
【语言和言语的关系 】
区别 语言:稳定,静止,社会属性
言语:自由结合,运动,社会属性加个人属性
联系 语言存在于言语当中,言语是语言的存在的形式。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
区分语言和言语的意义
明确了语言研究的不同领域。
一般认为,句子以下的静态单位,如音素、音位、音节、义素、义位、语素、词、词组等属于语言范畴;
句子以上的动态单位,如语流、句群、篇章等,属于言语范畴。
为语言学习和语言研究提供了一个模式,即“言语-语言-言语”。
2.语言与符号
语言是符号系统,这句话概括了语言本身的性质和特点
(1)符号:所谓符号就是被约定用来指代某种事物的标志。
符号的特点
符号 = 形式(外在的,可感知的) + 意义(符号所代表的具体内容)
符号和符号指代的事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约定俗成
注意:符号和征候的区别。
(2)语言符号: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人类语言和其他符号一样,是一种形式和意义相统一的符号。其形式就是语音,其意义就是语义。 (为什么说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联系?)
(3)语言符号的特点:任意性、线条性、强制性和可变性
任意性:①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
语言的任意性是就单纯的初始符号而言的;是就绝大多数的符号的特性而言的;不能理解为个人可以任意改变语言符号的声音实体和所表示的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