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以太网交换机原理与配置.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以太网交换机原理及配置;本章学习目标;以太网发展历史及现状;学习目标;IEEE 802.3
IEEE 802.2
IEEE 802.3u
IEEE 802.3z
IEEE 802.3ab;以太网帧结构;MAC地址;传统以太网基本概念;学习目标;透明桥的工作原理;地址学习
转发/过滤
避免环路;地址学习;Station A 发送一个frame 给 Station C
交换机从端口 E0 学习到 station A 的 MAC 地址
将该帧做 “洪泛(flooding)” 转发;MAC address table;转发/过滤;广播、组播和目的MAC地址未知帧的转发;转发/过滤流程;Hub;f2
b3;Segment 1;;Segment 1;Segment 1;Segment 1;Segment 1;Segment 1;Segment 1;面对这么多的环路,怎么办?;生成树协议能够发现并自动消除冗余网络拓扑中的环路;学习目标;
每个网络中,有一个 “根” 交换机
每个 “非根” 交换机上,有一个 “根端口”
每个网段有一个 “指定端口(designated port)”;Switch Y
缺省优先级 32768 (8000 hex)
MAC 0c0022222222
;Root bridge;BPDU 的作用:
选举根桥
检测发生环路的位置
通告网络状态的改变
监控生成树的状态
;开始启动时:
Bridge ID = Root ID;到根桥的距离?;100;Listening;Time;关键问题: 收敛时间;MSTP;学习目标;VLANs;;Port-Based;Switch A;Access Links;VLAN1;IEEE 802.1Q;Engineering
VLAN;端-端(End-to-End) VLANs
本地(Local) VLANs ;分布层;STP 阻塞链路;学习目标;Link aggregate
;链路聚合使用负载分担机制均衡使用链路;链路聚合的好处;802.1Q和链路聚合;以太网发展历史及现状
以太网基础
交换式以太网原理
STP,MSTP
VLAN
链路聚合
交换机配置
;以太网交换机的配置;超级终端方式;TELNET方式;典型以太网交换机配置任务;基本参数配置;端口配置;端口配置-速率限制;VLAN配置;生成树协议配置;MSTP的配置;MSTP配置实例;链路聚合配置;链路聚合配置实例;端口镜像配置;端口镜像配置实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