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腰椎穿刺术的正确操作及注意事项.pdf

发布:2015-09-16约5.86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临床点拨 ·实验室检查解读· 4 穿刺点 腰椎穿刺术的正确操作及注意事项 腰穿一般在腰3 ~4椎间隙进行, 穿刺点相当于双髂前上嵴最高点的连 线与脊柱中线相交处。婴幼儿脊髓下 100022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神经外科 张 锟,张新庆 端的终止水平较低,故穿刺点宜选择 腰4 ~5或腰5 ~骶1椎间隙。 5 麻醉 椎穿刺术简称 “腰穿”,是指用腰穿针从腰椎间隙刺入腰池,测定脑脊液 腰压力,并收集脑脊液进行临床检测的一种技术操作。脑脊液充满于蛛网膜 用0.5% ~1%利多卡因或1% ~2% 普鲁卡因 (后者需行过敏试验)1~2 下腔及脑室中,总量在成人为100 ~150 ml ,主要由脑室内的脉络丛组织产生, ml在穿刺点行皮内、皮下浸润麻醉, 日分泌量在500 ml左右。脑脊液的流动具有一定方向性。两个侧脑室的脉络丛最 然后垂直缓慢进针直至棘韧带,边回 丰富,产生的脑脊液最多,这些脑脊液经室间孔流入第三脑室,再经中脑导水 吸边注药,回吸时注意有无回血,避 管流入第四脑室。各脑室产生的脑脊液都汇至第四脑室并经第四脑室的正中孔 免麻药注入血管内,充分麻醉后拔 和外侧孔流入脑和脊髓的蛛网膜下腔,最后经矢状窦旁的蛛网膜颗粒将脑脊液 针。 回渗到上矢状窦,使脑脊液回流至静脉系统。脑脊液的性状和压力受多种因素 6 进针 的影响,若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变,神经细胞的代谢紊乱或脑脊液的循环路径 左手固定穿刺点,右手持腰穿 受阻,均可以使脑脊液压力、成分和性状发生改变。因此,当中枢神经系统病 针,进针方向略偏向于头部,即对准 损时,脑脊液的检测成为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之一。 脊椎间隙刺入皮下,此时一定要保持 腰椎穿刺术的适应证 针体本身呈水平位,针尖斜面与脊 ◆ 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椎平行,穿刺针与背面横轴垂直呈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脱髓鞘疾病和变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90 °,缓缓进针,当针穿过棘上韧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及引流治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