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8959.Oracle数据库设计与实现》.pdf

发布:2015-10-19约3.97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Oracle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猛点这里下载全部内容 目录: 前言 第1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 1.1 数据库基本概念 1.1.1 数据库及其基本特点 1.1.2 数据库技术发展历史 1.1.3 关系数据库基本概念 1.1.4 数据库管理系统简介 1.2 数据库开发简介 1.2.1 数据库开发的目标 1.2.2 数据库开发过程 1.3 工作环境的准备 1.3.1 Oracle 10g R2 Express的安装及启动 1.3.2 Oracle Application Express的安装 1.3.3 Oracle Application Express的使用 1.4 项目案例介绍 1.4.1 项目案例1公司人事管理系统 1.4.2 项目案例2Green Oil公司信息系统 1.4.3 项目案例3GeBID(全球传染数据银行) 1.5 技术小结 1.6 关键术语 1.7 章节练习 第2章 数据建模语言 2.1 概念模型简介 2.1.1 数据与信息 2.1.2 概念模型的作用 2.2 实体关系模型与实体关系图 2.3 实体 2.3.1 实体和实例 2.3.2 实体和集合 2.3.3 实体的图示方法 2.4 属性 2.4.1 属性分类 2.4.2 属性的图示方法 2.5 关系 2.5.1 关系的分类 2.5.2 关系的可选性和基数 2.5.3 关系的图示方法 2.6 用ERDish解读实体关系图 2.6.1 ERDish简介 2.6.2 用ERDish解读公司人事管理系统ERD 2.7 技术小结 2.8 关键术语 2.9 实战练习 第3章 数据库建模过程 3.1 收集并分析设计需求 3.1.1 需求收集 3.1.2 总结业务规则 3.1.3 需求文档编写 3.1.4 CRUD分析 3.2 设计实体和属性 3.2.1 在业务需求中找出实体 3.2.2 识别实体中的父类型和子类型 3.2.3 为实体找出不同类型的属性 3.2.4 为实体确定唯一标识 3.3 设计实体间的关系 3.3.1 识别实体间的关系 3.3.2 使用矩阵图为关系命名 3.3.3 分析关系的类型 3.3.4 用中间实体解决多对多关系 3.3.5 关系的不可转移性 3.3.6 用弧解决互斥关系 3.3.7 去除冗余关系 3.4 规范化数据模型和约束条件 3.4.1 规范化与第一范式 3.4.2 第二范式 3.4.3 第三范式 3.4.4 BCNF 3.4.5 第四范式 3.5 优化模型 3.5.1 对历史数据和变化因素建模 3.5.2 使用层次结构关系和递归结构关系建模 3.5.3 使用通用模型建模 3.5.4 提高可读性的绘图规范 3.6 完成最终概念模型 3.6.1 和客户一起评审 3.6.2 通过迭代过程确定最终模型 3.7 技术小结 3.8 关键术语 3.9 实战练习 第4章 概念模型向物理模型转换 4.1 模型映射关系 4.2 Oracle数据类型 4.2.1 标量 4.2.2 复合 4.2.3 引用 4.2.4 LOB型 4.3 Oracle命名规范 4.3.1 表命名 4.3.2 列命名 4.3.3 短名称 4.3.4 外键约束命名方法 4.3.5 Oracle命名规定 4.4 实体与属性的转换 4.4.1 实体的转换 4.4.2 属性的转换 4.5 关系的转换 4.5.1 一对一关系的转换 4.5.2 一对多关系的转换 4.5.3 多对多关系的转换 4.5.4 不可转移性关系的转换 4.5.5 弧关系的转换 4.6 父实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