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地籍调查与土地勘测定界.ppt

发布:2016-04-10约9.37千字共4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及要求 4、勘测定界 面积量算 手段:计算机量算、汇总 要求:勘测定界面积量算内容包括项目用地面积、项目用 地占用基本农田面积、用地范围内原不同权属单位 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 面积量算单位为m2,取至0.01 m2 汇总单位:ha、亩 * * * * * * * * * * * 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及要求 2、土地勘测定界的工作程序 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及要求 3、外业调绘 工作底图的选择 权属界线的调绘 土地利用类型及土地利用类型界线的调绘 基本农田界线的调绘 农用地转用范围线的调绘 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及要求 3、外业调绘 工作底图 工作底图应是地籍图、地形图、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 工作底图的比例尺不小于1:2000,大型工程工作底图比例尺不小于1:10000。 工作底图的现状不能满足勘测定界工作要求时应对界址线附近和界址范围内的地形地物进行修测或补测。 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及要求 3、外业调绘 第一种情况:具备土地权属定界资料时; 室内审核资料——实地核定——勾绘上图——权属调查 第二种情况:不具备土地权属定界资料时; 现场指界 —— 填写权属界线协议书——标定界址点——勾绘上图 第三种情况:实测; 权属界线的调绘 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及要求 3、外业调绘 依据全国统一的土地分类,利用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或地形图上的有关土地利用类型界线,通过现场调查及实地判读,将用地范围内及其附近的各土地利用类型界线测绘或转绘在工作底图上,并标注二级土地利用类型编号。同时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核实,与实地不一致的,按变更地籍调查的有关规定处理。 地类调绘 第一种情况:现场核实与调查 + 转绘与调绘 第二种情况:实测 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及要求 3、外业调绘 实践中: 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上图技术规定》进行操作。分为扫描矢量化套合法、判断转绘。 内业地类面积量算时,依据基本农田保护块,一并进行量算。 基本农田界线调绘 在当地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查阅用地范围区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资料、基本农田划定和调整资料。将用地范围内及其附近的基本农田界线测绘或转绘在工作底图上,图上确定项目用地占用基本农田的范围,并实地核定。 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及要求 3、外业调绘 农用地转用范围线调绘(批次用地) 如果项目用地占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批准确定的农用地转用范围的农用地,应将用地范围内及其附近的已批准的农用地转用界线绘制在工作底图上。 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及要求 4、勘测定界 平面控制测量 控制区面积(km2) 10 5—10 5 0.1 首级控制等级 四等以上控制网 一级小三角(边)网或一级导线网 二级小三角(边)网或二级导线网 图根导线 勘测定界平面控制坐标系统应采用国家统一坐标系统。 勘测定界首级平面控制网应符合下表要求: 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及要求 4、勘测定界 界址点放样及界标的埋设 手段:GPS放样 要求:1、行政界线、权属界线、基本农田界线与用地界线的交点应加设界标。 2、界标之间的距离,直线最长为150米,明显转折点应设置界标。 3、土地权属界线、行政界线与用地范围线的交叉界址点编号 应冠以字母表示:S表示与省界的交点;E表示与地区(市)界 的交点;A表示与县界的交点;X表示与乡(镇)界的交点;C表 示与村界的交点;Z表示与村民小组界的交点。 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及要求 4、勘测定界 界址测量 手段:GPS测量 要求:点位中误差应控制在±5cm 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及要求 4、勘测定界 面积量算 手段:计算机量算、汇总 要求:勘测定界面积量算内容包括项目用地面积、项目用 地占用基本农田面积、用地范围内原不同权属单位 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 面积量算单位为m2,取至0.01 m2 汇总单位:ha、亩 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及要求 5、勘测定界成果 勘测定界图 勘测定界技术报告 勘测定界用地范围图 观测记录、计算手簿等 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及要求 5、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