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考点归纳】中药学专业知识一.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go
第一章中药与方剂
2017年分值:5分左右
1.四气
2017年预测:必考,四气+五味的综合运用,1分
四气
所示效应
不良作用
寒凉
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伤阳 助寒
温热
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
伤阴 助火
2.五味
2017年预测:必考,五味的简单理解,具体考法同2016年真题,3分
五味
效应特点
不良作用
辛
发散行气活血
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
苦
清泄, 燥湿
多伤津、伐胃,脾胃虚弱者慎用
酸、涩
收涩,酸生津
收敛邪气,余邪未尽者慎用
甘
补、缓、调
腻膈碍胃,令人中满
咸
软坚散结
脉凝泣而变色
淡
利水渗湿
淡味过,伤津液
3.“七情”
2017年预测:必考,七情的综合理解,具体考法参考2014年真题,配伍题
七情
增效/减效
组方
单行
单味药
相须
增效
麻黄+桂枝,附子+干姜 , 石膏+知母
相使
增效
黄芪+茯苓, 枸杞子+菊花 , 黄连+木香
相畏
减毒
半夏畏生姜, 甘遂畏大枣
相杀
减毒
生姜杀半夏、天南星毒
相恶
减效
人参恶莱菔子, 生姜恶黄芩
相反
增毒
十八反
4.君臣佐使
2017年预测:考试频率约在50%
君药
针对主病或主证治疗的药
臣药
辅助君药增强疗效,照顾兼证或兼有疾病的药
佐药
佐助药
协助君臣药,可以增效
佐制药
降低、消除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
反佐药
与君药相反又能起相成作用的药
使药
引经药
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
调和药
协调诸药,调和药味
5.升浮沉降
2017年预测:考试频率50%
趋势
药物性味
效应特点
升浮
味辛甘
性温热
疏散解表,祛风散寒,开窍醒神,升阳举陷,涌吐
沉降
味酸苦咸,性寒凉
清热泻火、泻下通便、平肝潜阳、降逆平喘、止呕、消积导滞、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精、止血、
6.功效分类题
2017年预测:考试频率50%,考法见2014年真题
类型
表述方式(考点)
中
医
治
疗
学
对因功效
祛风 散寒 除湿 清热 泻下 解毒 杀虫 疏肝理气 利水 化痰 排石 排脓
对证功效
截疟 祛风湿 通鼻窍 蚀疣 利胆退黄 消痈排脓
对症功效
止痛 止血 止呕 平喘 止汗 涩肠止泻 涩精止遗
对现代病
降血压 降血糖 降血脂 抗肿瘤
7.历代本草题
2017年预测:考试频率20%,考法在本草名称和特点
第二章 中药材生产与品质
分值:5分左右
重点:1.采收原则
2.药材加工方法,其中“发汗”必考,单选/多选
3.“道地药材”产地,必考,配伍题
1.“道地药材”产地题
2017年预测:必考4分,80%考试考点见下表
产地
药材
四川
川乌、川芎
云南
三七、木香
河南
山药、地黄、菊花、牛膝(四大怀药)
浙江
白术、白芍、菊花、麦冬、浙贝、玄参、延胡索、温郁金
甘肃
当归、党参
贵州
天麻
河北
黄芩 板蓝根
2.加工方法
2017年预测:“发汗”的5个药材,必考
加工方法
对象
药材
切片
个头大的根,茎木类
大黄、鸡血藤
蒸、煮、烫
含浆液、淀粉、糖多
天麻、红参
搓揉
玉竹、党参、三七
发汗
玄参、续断、厚朴、杜仲、茯苓
干燥
低温干燥为60℃
3.采收原则题
2017年预测:花蕾入药,必考,单选题1分
分类
采收时间
皮类
春末夏初(考试频率最高)
花类
只考花蕾(辛夷、丁香、款冬、金银花、山银花、槐米)
根类+茎木类
秋冬季节
全草类
夏季、枝叶茂盛
第三章 中药化学
分值:25分左右
总论
考点一:提取方法题(2017年必考1分)
方法
特点
浸渍法
常温提取
渗漉法
常温提取
煎煮法
加热,不能提取挥发油
连续回流提取法
索氏提取器(连索反应)
水蒸气蒸馏法
提取挥发油(蒸油)
超临界萃取法
提取液为CO2
考点二:分离方法题(2017年50%,1分)
方法
原理
活性炭
脱色剂(活脱脱)
聚酰胺吸附
氢键(聚“氢”情)
凝胶过滤
分子大小(分子筛)
离子交换树脂
解离度不同(都有离)
硅胶柱色谱
分子极性大小(归集“硅”“极”)
分馏法
沸点高低
考点三:结构鉴定题(50%, 1分)
方法
原理
质谱(MS)
确定分子量
红外(IR)
确定官能团
紫外(UV)
确定共轭体系
考点四:分子极性大小题(2017年考试频率80%)
(极性小)石油醚乙醇甲醇水(极性大)
最喜欢考乙醇和水的极性最大
考点补充:物质纯度判断方法:熔点、熔距+TLC(波层色谱)
二、生物碱(中药化学重点,历年考分在5-7分)
考点五:生物碱分类题(必考,配伍题2分)
分类
成分
代表药材
吡啶类
槟榔碱、槟榔次碱、烟碱、胡椒碱,(氧化)苦参碱(新郎长胡子心里苦抽烟,得批评)
苦参、槟榔
莨菪烷类
莨菪碱、东莨菪碱
洋金花、天仙子
(花仙子很浪)
异喹啉类
罂粟碱、汉防己甲素、小檗碱、吗啡
罂粟、乌头、黄连
吲哚
显示全部